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人物正文

碧水源掌门人文剑平:简简单单治水梦

2014-12-03 13:14来源:中国企业家作者:王楠关键词:水处理文剑平碧水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小博大

先赢得市场的信任,再谋求发展,文剑平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创业之初,文剑平也曾经历过一些曲折。

当时,我国处理污水的技术多为传统工艺,而碧水源主推的MBR膜处理技术比较新,还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做污水处理的企业也多是国有企业,一个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要想涉足并非易事。面对这样的情况,文剑平决定先赢得市场的信任,再谋求后续发展。他带领团队从小的项目做起,将一个个小的项目做成样板,为迎接更大的项目做准备。果不其然,这些“小而好”的样板项目成为文剑平打开市场的利器,接下来的几年,大项目接踵而至。

2010年,文剑平等公司创始人带领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融资,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公私合营模式)得以良好推行。

企业的快速发展让文剑平感受到,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市场不断扩大,环境产业发展已经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机,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治水机遇。

碧水源得到了业界认可,文剑平将之归为创新的产区合作模式。他说,碧水源确实在产业合作上下了一些功夫,他理解的企业发展,是“技术+管理+金融”有机的融合。当初碧水源为了实现技术产业化,在内部,组建了金融、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团队;在外部,积极推行PPP模式,力求双赢,只是在双赢的时候,他特别强调要对方多赢一点。

十余年来,他的治水理想已经实现了一小步,还有一大步,尽管未来充满未知,但文剑平充满信心,他说,当年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国家重视程度、产业成熟度,跟现在相比都要差很多,想做技术产业化是很难的,而现在一切都有了改观,也有非常多的金融工具,合作的规则也越来越清晰,自然会越来越好。

源头治污

治水要把主要功夫放在岸上,而不是水里

十余年的治水经验,让文剑平感慨良多。他很赞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的一个观点——治水要从源头控制污染,把主要功夫放在岸上,而不是水里。

“治污就等于治水,治水的最好办法是在岸上治污,提高污水排放的标准,针对不同河流的纳污能力规定不同的污水排放总量。”他说,根据2002年中国首个《城镇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现行的污水处理厂如果按照一级A类标准排放,COD(化学需氧量)允许排放浓度最高为50mg/L,而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COD标准限值为30mg/L,这就意味着,中国污水处理厂按照一级A类排放标准处理排放的水相当于劣Ⅴ类水,而且我国目前对河流和湖泊可接纳的污水排放总量没有规定,这就导致了河流“一边在治理,一边在继续被污染”的尴尬局面。文剑平说,让污水处理厂承担起治理城镇水污染、循环利用水资源的责任,将污水在工厂内部处理后再排放出来,这才是拯救河流污染行之有效的方法。

原标题:文剑平:简简单单治水梦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处理查看更多>文剑平查看更多>碧水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