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乌鲁木齐大气治理背水一战

2014-12-22 11:54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蔚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治理新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治理大气污染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要打消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重视到位,重视到位才能敢于决策,敢于投入。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治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要求,4~5年时间把乌鲁木齐大气治理好。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如何在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当时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准确获取环境容量、污染排放量和各类因素变量分析数据,先后与国内顶尖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我亲自带队分别前往太原、西宁、哈尔滨、长春等城市,认真学习考察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并邀请环境保护部、北京市环保局领导和专家号诊把脉,在科学分析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以改变燃煤为主的城市供热能源消费结构作为新一轮治理大气污染的突破口。2012年,我们抓住了国家建设北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机遇,在与中石油等上游气源单位协调确定气源保障的基础上,提出了“煤改气”计划。其实当时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不一致。怎么改?怎么治?一年改还是分几年改?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识难度很大,甚至在2012年开始干的时候,思想也没有完全统一。但是如果一直等着统一思想,就会贻误时机。只有从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乃至全市每名干部入手,进行科学的宣贯,强化目标意识,“拧成一股劲、合成一条心、形成一盘棋”,用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来统一思想,有一点私心杂念就不可能攻坚克难。

治理大气污染投资多、风险大,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因此,认识到位十分重要。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勇气和魄力,决定用一年时间对全市所有燃煤供热设施实施天然气改造?在短短的6个月里完成全市的“煤改气”任务,时间紧、任务急,做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吧?

朱海仑:由于乌鲁木齐冬季漫长,一方面要确保市民冬季采暖安全,改造需在两个采暖期之间6个月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改造涉及城市供热体制重大调整,关系全市生产、生活保障,对此,一些人主张应该分成3年完成,以减少风险。但我还是毅然坚持一年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为什么要在一年之内全部完成“煤改气”?因为一年完成,虽风险大,但难度小。而分批完成,风险小,却难度大。这样的决策是基于原有经验和现有市情的综合分析,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盲目决策。2004年我在和田任地委书记时,一年拆除了和田市全市127台煤锅炉,完成了“煤改气”,这为决策实施乌鲁木齐市“煤改气”提供了借鉴经验。和田是新疆天然气产区之一,可享受0.45元/立方米的扶贫气价,当时在动员大会上我就强调了两句话:“不换炉子就换人”、“换了炉子有奖励”。奖励的钱相当于天然气锅炉价格的1/4,而天然气锅炉统一招标的基本条件就是首付占锅炉价格的1/4,其他3/4分4年付清。也就是说,这些奖励的钱,足够天然气锅炉的首付。在这样优惠的条件下,如果不进行替换就没有道理可讲了。在和田市全面积极推动下,和田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煤改气”的县级城市。结合乌鲁木齐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煤很便宜,坑口煤甚至每吨低至几十元,运到乌鲁木齐市加上运费也就一二百元,供暖收费每平方米22元,而成本只有15元左右。如果分年分批实施,很多人可能都会等待观望、后退不改,最终导致“煤改气”工程难以推进。最终在市委、市政府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确定乌鲁木齐市的“煤改气”在一年内完成。2012年4月,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确定由一家有代表性的国企率先拆除燃煤锅炉,并组织了现场动员会。燃煤锅炉的轰然倒地,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坚持“煤改气”的决心。至此,乌鲁木齐“煤改气”工程正式启动。6个月的时间里,乌鲁木齐拆除了1.7万台燃煤锅炉,新建了710台1.18万蒸吨天然气锅炉。这6个月里,任何环节都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就没办法保证冬季居民的正常取暖。这6个月里,从市领导到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同志,都是“5加2”,“白加黑”,遇到突击任务时,更是“吃3睡5干16”。同时,全市246公里主干道全部挖开建设管网。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急。经过近6个月的不懈努力,到2012年9月底,新建的天然气锅炉全部安装完工。

原标题:乌鲁木齐大气治理背水一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查看更多>环境治理查看更多>新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