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市场正文

环保产业随笔:不破不立 势和时的选择

2015-01-14 09:36来源:中国环境产业网关键词:环保产业环保投资土十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保企业之痛】

关系之痛:目前环保的买家主要是政府和污染企业,而作为环保企业这一卖家,目前看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并不多,同质性竞争严重,这使得在环保竞争圈中,比拼的更多是关系,即使有企业具备核心的技术能力,也难以实现一招鲜。

钱之痛:在中国现阶段,环保仍属于被动需求,买单人以政府和排污企业为主,但目前中国经济景气度下滑,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污染企业也都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导致效益差的现状。因此地方没钱+企业没钱+被动需求成为环保企业收款难的主要原因,虽然政策给力推动订单的释放,但是钱的问题导致企业在拿单以及执行订单方面举步维艰(尤其是中小企业)。

技术之痛:中国的环保产业前几年都在走“资本+关系”的路子,技术并不是产业的核心要素,专注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认为只要有钱有关系,技术不重要。但是目前阶段,往后看,在环保需求的快速变革下,技术在产业核心要素中的层级会逐渐提升,“资本+技术”可能将成为下一阶段企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技术之痛在中国的环保企业中会逐渐的体现并且放大。

【民众之痛】

辛酸之痛:这个不用多谈,中国的环境问题这几年集中爆发,雾霾、垃圾围城、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在环境问题上,民众对于政府的公信力也已经降至低点,说起来只能是一把辛酸泪。

健康之痛: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将直接影响民众的健康,因此对于民众来讲,生活成本也将持续提升,花在购买家用净化设施、看病、体检等方面的花费会持续提升。为什么着重提出这点,主要是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民众愿意为环境导致自身的损害付费,而不愿意直接为环境付费,这一点如果能够解决,将会创造出环保的B2C模式,是巨大的市场。

二、投资机会:势和时的选择

1)势的选择:沿着变革方向

变革的核心的驱动因素是中央政府收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环境压力空间巨大,寻租空间急速缩窄,使得环保产业中最关键的政府职能发生重大变革,从而驱动其他参与者关系的变革。因此延伸出以下的变革方向。

地方政府职能的变化,导出第三方治理、PPP以及国企改革的机会。在环保各参与方的关系中,政府的层级在逐渐削弱,如公开购买服务、PPP模式的试点、甚至通过反腐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等。这些变化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逐渐改变作为环保大买家政府的权责,逐渐从老爷向服务转变,这个转变直接导致的就是企业-政府关系的改变。因此对于环保企业,完全可以抓住政府对环境需求变化推动的产业变革进行业务拓展和布局,传统的老思路可以变一变。这层机会导出的布局领域为第三方治理、PPP以及国企改革的机会。

传统环保制造业的升级,导出智慧环保的机会。目前环保企业仍然多属于传统制造业和工程范畴,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规避和改正这样的怪现象,我们认为也必须将环保产业逐渐融入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至于如何升级,我们构想大数据+云计算+环保构建的智慧环保体系在未来将逐渐铺开,成为产业升级的大趋势,目前已经有不少环保企业在着手做准备。因此,在环保企业商业模式重构这条主线,我们看好环保制造业升级这一大趋势和方向,导出了智慧环保的机会,这同样也是估值重构的机会。

门口的野蛮人蓄势待发,导出平台型企业的机会。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也在多元化,背靠上市公司的资本合作以及一二级市场的联动行为日趋增多,门口的野蛮人已经蓄势待发,一级市场投资者逐渐下沉以定增、并购基金以及市值管理等方式间接进入二级市场的行为已经成为业内常态。在这个背景下,考虑到环保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特殊定位,未来长时间都将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因此环保产业也就成为野蛮人们蓄势待发的对象,而从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角度看,规避单纯的股价诉求,我们更为看好资本方以上市公司作为环保整合平台的资本运作,凭借资本方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加上上市企业的平台优势,具备市值持续提升的潜力。2)时的选择:估值预期的变化要密切跟踪

从这几年的环保板块表现看,市值波动除了少数企业之外,还是比较大的,并没有出现市场一厢情愿的持续成长模式。波动的原因一方面是业绩,但是更为明显的是估值波动。因此我们通过分析环保企业10-14年估值预期的波动情况,发现凡是环保大市,其未来1-2年的估值预期均处于较低水平,而环保熊市,其未来1-2年的估值预期均处于较高水平。

目前经过梳理,15年的环保个股的估值区间,除了碧水源、桑德环境以及水务运营商之外,基本都处于30倍以上的高估值区间;16年的环保个股的估值区间,很多都已经处于25-30倍之间,水务股在15-20倍之间,从历史估值波动看,并不具备绝对的估值优势。

三、目前环保股的策略:不破不立,势决定品种,择时紧盯估值

目前环保股的策略,我们归结于两点,势和时的选择。

势的选择:核心的驱动因素是中央政府收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环境压力空间巨大,寻租空间急速缩窄,使得环保产业中最关键的政府职能发生重大变革,从而驱动其他几大关系的变革。因此首先选择政府职能变革推动环保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PPP、第三方治理、国企改革这三大方向;其次选择政府职能变革对于环保需求变化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智慧环保这一大趋势。

时的选择:从环保2010年以来的历史行情看,玩估值是主要的方式,凡环保大年,启动点对应的未来2年的预期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而环保小年则相反。因此我们对于时的选择认为重要应在确定势的前提下去进行估值预期的分析和研究,优选15和16年低估值品种。

注:标的选择的任务就略掉了,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了,但梳理了一遍还是有不少,大家可关注,部分品种目前仍是配置的好窗口。

原标题:环保产业随笔:不破不立,势和时的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投资查看更多>土十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