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能源新格局下煤化工产业发展和“零排放”前景

2015-01-15 09:00来源:中国网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水治理技术零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化工污水处理零排放”的前景

尽管原油价格持续波动,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坚持煤炭资源清洁和高效转化的方向应保持不变,理性的面对煤化工产品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煤炭的深加工和高效清洁转化的产业技术,依然是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谈到清洁能源,煤化工的污水处理问题则尤为引人关注。

近年来,不少煤化工企业针对污水处理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也相继追求污水处理“零排放”这一近理想化的环保理念,然而业界始终对于“零排放”持相当争议的观点,也有很多因素导致“零排放”的实际应用难以实现。参与会议的专家提出,煤化工污水处理的工艺繁多复杂,实际运行效果多数也难以达标,成型的工艺技术也属于探索阶段,成本因素也加重了多数企业负担,因此“零排放”的实现将会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吉林设计院环境工程分院通过自主研发,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在工程设计中优化和完善了多个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如双级气浮工艺、厌氧器处理工艺、AO工艺、MBR工艺、臭氧氧化工艺、BAF、活性炭吸附过滤工艺、RO-NF工艺、破氰除氟及软化工艺以及对零排放起决定性作用的蒸发结晶工艺等,并在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46万吨/年煤基烯烃新增污水处理站EPCC总承包项目中得以成功应用和实现。

该项目的负责人张工程师表示,该项目污水处理“零排放”的技术难点集中在气化工艺废水预处理、含盐废水生化处理及浓液蒸发结晶处理三个方面,吉林设计院环境工程分院主要从低盐废水分质处理、浓盐废水预处理及生化系统和浓盐废水处理系统来解决“零排放”的技术难点。

该项目污水处理站主要原料为低盐污水总量每小时669立方米、浓盐污水总量每小时200立方米,低盐废水处理系统于2012年7月5日投产,浓盐废水处理系统于2012年12月2日投产,至今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2年,处理后出水水质COD小于20mg/l,远远高于设计出水指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回用标准,结晶盐和污泥外运堆埋,污水全部回用,达到“零排放”。

另一位负责该项目的总工程师表示,吉林设计院在该项目开车调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在化工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了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并经多方论证,在没有任何煤化工污水“零排放”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实现了流程全线贯通并成功开车,积累了丰富的煤化工项目污水处理的宝贵经验。

在讨论煤化工污水“零排放”的争议时,吉林设计院的专家认为,煤化工污水是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是典型的含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目前我国煤化工项目多建设在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差或没有纳污水体,导致很多地方环境容量饱和或已超标,倡导“零排放”是煤化工项目未来得以健康发展的必经途径。

目前,煤化工排污处理暴露出的问题是新兴产业起步过程中的必修课程,我们要理性地正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比如研发和改进现有的“零排放”工艺,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易用性;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着力研究缺水地区和纳污指标紧缺的地区发展煤化工的课题等。

业界专家对于吉林设计院提出的具体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并一致认为在现有项目和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未来吉林设计院环境工程分院的煤化工“零排放”处理工艺将会更上一层楼,并希望能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吉林设计院:能源新格局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零排放”的前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水治理技术查看更多>零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