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垃圾围城:能否“烧”出一条出路?

2015-01-16 10:13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王硕 张庆华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物尽其用

除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另一个亮点是“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内涵。

走出中控室,记者按照垃圾焚烧处理流程进入烟气处理和发电车间,巨大的管道在厂房中纵横,两台发电机正全速运转着。

“整个垃圾发电的过程其实是循环经济的代表。”苏志刚告诉记者,在整个流程中,除了点火时使用的是天然气,焚烧时完全靠垃圾做燃料,烧完后约有20%的垃圾变成了煤渣似的固体排出来。这些固体经过一系列工艺,将变成砖块或者路基垫层被二次利用;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又变成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

“目前公司年发电量约为2亿度,除了用于工厂自身,以普通家庭月用电量150度计算,发电厂月均发电量能满足十多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苏志刚说。

就连垃圾存放过程中发酵产生沼气与渗滤液也得到了利用。“我们将浓缩的渗滤液回喷至炉膛用来焚烧,沼气进行压缩发电,真正实现零排放。大门口养鱼用的水也是渗滤液净化后的再生利用水。”

如今,仅仅发电已不能满足这里“物尽其用”的需求。在垃圾焚烧厂房不远处,一个新的厂区刚刚建立起来。在这里,该公司正探索用发电产生的余热供应洗涤设备的运转,成立适用于全成都市的中央洗涤工厂,并与青白江区工业园区共同引进用热企业及对园区内工业锅炉房改造实施热电联产余热利用。

新环保基地

针对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厂的疑虑,这里也做着自己的努力。

记者发现,该厂办公楼与垃圾焚烧车间建在了一栋楼上,交错纵横的管道与办公区域仅一门之隔。“如果有致命性的污染物,烟气就在我们身边。几年来我和我们的工作人员离得最近,影响最大的也会是我们。"苏志刚说。

除了在工厂门口设立电子显示屏让公众实时监督污染物浓度外,在厂区一层,他们专门开辟出一间展室作为科普展厅,系统的介绍垃圾焚烧方面的各种情况。在简单的语言和明快的展板中,一颗颗环保的种子就此种下……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垃圾焚烧发电,该项目在运行不久就实现了对外开放。个人和团队都可以申请加入“垃圾文明一日游”参观,跟随讲解员深入垃圾焚烧发电厂主控室、垃圾处理厂车间实地参观各项生产工艺。作为成都市环保教育基地,这里已累计接待超过3000人次参观。

交锋

烧与不烧,是个问题

虽然有许多优秀垃圾发电厂成功运行的案例,但在反烧派看来,这些所谓的高水准工艺不过是运营商的说辞,并不适应中国的特点。

反烧,公众在担心什么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垃圾项目负责人陈立雯代表了反烧派的观点,“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多达50%-60%,水分含量高,垃圾热值低,这样的垃圾焚烧后炉内温度很难保持850度以上,不能保证不产生二噁英。”

即使焚烧可以完全达标,“由于企业的逐利性,相关技术设备在真正运行中不能保证不会被偷工减料,排放标准很难得到完全的执行。”陈立雯指出。

原标题:垃圾围城:能否“烧”出一条出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