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垃圾围城:能否“烧”出一条出路?

2015-01-16 10:13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王硕 张庆华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您有没有想过,您每天送出门的垃圾最终都去了哪里?

当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从1979年2508万吨增长至2013年1.73亿吨时,垃圾的去向似乎早已不能算是小问题。

面对日益庞大的垃圾存量与年均8%以上的垃圾增长量,人们最初寻找垃圾出路的常规做法——填埋已捉襟见肘。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火葬”——垃圾焚烧。因为其效率高、占地少,减量效果显著、容易资源化利用等优势,它一出现似乎就让人口密度大、土地紧缺的大城市找到了一个光明的出路。一时间,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北京、上海、深圳、宁波、温州、重庆、广州、天津等城市,一座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拔地而起……

然而,伴随着垃圾焚烧的发展,其争议也从未间断过。“谈二英色变”成为很多公众对于垃圾焚烧项目建设的第一反应。北京、江苏、广东等地许多垃圾焚烧项目在当地群众的强烈抵制下先后受挫。

垃圾焚烧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对二噁英的忧虑是否可以解决?垃圾围城之下还能有何出路?

调查

走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一座院内碧草青青,干净整洁的厂区似乎与周围几座高科技加工工厂并没有什么不同。进入院内,右侧石阶延伸处还有一泓在阳光下闪着碧波的小湖,偶尔几只鸟儿懒散地飞来,在岸边啄啄食、歇歇脚。冬日的成都,常绿植物让这里依旧是生机盎然。

看着这一幕,很难把此地与垃圾处理厂联系在一起。这座名为成都市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西南地区工艺最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承担着处理成都市1/4生活垃圾的重任。

未见二噁英

走进厂房,全封闭的车间中并没有垃圾散发出的异味。乘坐电梯到5楼,一个密封的巨型大坑呈现在眼前。垃圾坑中分若干个区域堆放着如山般的灰黑色垃圾。操作台上,工作人员正通过巨大的钢铁抓斗把密闭空间里刚由垃圾车倾倒下的垃圾抓起,分别放置在新的区域。

“垃圾运送到厂中,不能立即焚烧,需要通过机械手按时间分类堆放。在垃圾池内存放5-7天左右,充分脱水、发酵后送入焚烧炉。这个过程滤出的水分能占垃圾总量的10%-25%。并且,经过一段时间放置,可以促使有机垃圾发酵。这都是为了垃圾可以充分燃烧。”成都中节能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志刚向记者解释。

顺着通道进入二楼中央控制室,一整幕墙的监视器上显示着垃圾从进入垃圾池、投入焚烧炉到在炉内进行燃烧的全过程。中间是电脑监控的实时数据,其中包括炉内温度、烟气含量等一系列数字。几位工作人员分别盯守着垃圾焚烧线、在线监控数据。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二噁英问题,苏志刚告诉记者:它并不是垃圾焚烧的必然产物,只要炉内温度保证在850℃以上,并且所产生的烟气在燃烧室内停留2秒以上,二噁英就会被完全分解。

记者注意到,监视器上炉内温度一项始终保持在950℃左右。“我们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监控着焚烧炉整个运行过程的状况,保证炉内温度以及各运行过程的稳定。”苏志刚说。

除了二噁英,垃圾焚烧过程也会产生诸如重金属、氮氧化物等其他污染物,因此烟气的处理非常关键。

对此,苏志刚介绍,为做到清洁排放,他们在烟气处理上采取了“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布袋除尘+脱氮”的技术组合。通过脱硝、活性炭吸附等步骤,逐步去除一氧化氮、重金属颗粒等物质;并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燃烧后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达到达标排放。

在烟气出口处,该厂还设立了环保在线监测装置,其监测数据实时显示在厂区门口的大屏幕上供公众监督。苏志刚特别指出,“监视器上的这些数据都是跟环保部门在线联网的,只要出现异常,系统立即就会报警。”

原标题:垃圾围城:能否“烧”出一条出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