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人物正文

【环保部换帅】陈吉宁走马上任

2015-01-29 08:44来源:21世纪网作者:王尔德关键词:陈吉宁环保部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作有闯劲,处事果断,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上述尴尬和挑战也将摆在周生贤的继任者、清华大学校长、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吉宁面前。

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网站的介绍,陈吉宁,1964年2月出生,吉林梨树人。1981年9月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3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博士学位。1992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1994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助理研究员。1998年3月回清华大学任教,1999年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07年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2012年1月任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在担任清华校长之时只有48岁,成为1949年以来清华最年轻的校长之一,同时也是清华近年来少有的非院士身份的校长。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对媒体透露,有一些考虑到“非院士身份”的老师找到钱易,让作为同一领域的工程院院士钱易能不能推荐陈吉宁申报院士,弥补这一缺憾。“院士的甄选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我没有把握去做。”

钱易为此也跟陈吉宁交流了意见,当时陈吉宁对她说:“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做校长),就不能再多考虑其他。”钱易认为,他一旦成为了校长,再参加评选院士增加无形的压力,让他的评选变得困难很多。“我感动的是,他很清楚形势,依然下定了这个决心,甚至做出了舍弃的打算。”

在宣布他任清华校长之际,中组部副部长李智勇称,陈吉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治校办学理念清晰,有创新意识,有较强国际化办学视野”,“工作有闯劲,处事果断,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治学严谨,在环境系统分析领域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

陈吉宁长期致力于环境系统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将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环境工程、规划、管理和政策研究,特别是如何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综合性评估及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组织、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攻关、重大专项、基础研究以及国际联合科研项目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和2004年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环保局“辽河流域‘十五’环境规划”和“全国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框架与行动方案”;2000年至2005年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科技部“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污水回用技术、政策和规划研究”等重大研究工作。

在理论研究之外,陈吉宁还参与了不少影响很大的环境公共事件。例如,2005年负责完成了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的环评,作为首席专家参加了“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生态影响评估”,还曾带队参加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并从2009年起担任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项目集成专家组组长。

因此,陈吉宁多年来担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

在上述身份之外,陈吉宁还是十二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因此在涉及到环保领域的法律修改的人大常委会上坦陈己见。

在2014年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保法》修订草案第四次审议时,陈吉宁犀利地表达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对于环保法大家还是寄予很高期盼的,这部法到底是不是一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环保法?到底能不能调动公众真的参与到环境的监督和保护工作中?这是两个核心问题。目前这部法的写法,仍然看不出这两点有根本性的突破。”

他指出,我们需要的是一部真正的违法成本高的法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能解决我们30多年来环境持续不断地成为更加关注的问题,也就是环境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这样一个状况?

同时,在2014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第一次审议时,陈吉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该草案存在的一个明显不足:“法律规定污染治理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但到底对地方各级政府怎么用法律约束,让它能够对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在这个草案里面应该说几乎没有硬性约束。”

他指出,按照第3、4、11条的规定,如果地方总量不达标,我们唯一的约束就是要求编制规划,要把规划公示了,要对干部进行考核。这种约束主要还是依靠行政约束,行政约束紧了,就推一推,做一做。如果行政约束不紧,达标的过程、减排的过程就可以拖很长的时间,甚至停滞。

陈吉宁因此建议,“对于不达标的地区,尤其是长期不达标的地区,我们的法律应当对地方政府设置更有效的约束,应该把区域限批放在里面。”

“陈吉宁在清华担任校长期间,勇于改革创新。他不但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而且敢于参与棘手的、敏感的环境问题,比如争议很大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的环评,这说明他敢于担当。因此他得到了不少环境主管部门前领导的首肯。”陈吉宁在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一位师兄如此评价他,希望他履新环保部以后,能够继续改革创新。

“希望陈吉宁随着身份的转变,依然能够保持过去清醒、敏锐和果断的风格。”82岁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目前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希望陈吉宁能够励精图治,不负众望。”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员胡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治理中国环境不是技术和资金问题,而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希望陈吉宁能够在环保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王占生分析,“我们要尽快弄清楚,到底面临着怎么样的环境形势?是不是真的如每年环境质量公报所说的全国环境质量状况都有所改善?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统计数据与老百姓的真实感受差距很远?如果不是如此,能否详细完整而非模糊笼统地公开相关信息?”

“通过信息公开,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环境治理。”王占生建议,“环境保护不能仅仅靠环保系统的人来做,环境保护这么多事情,环保系统才多少人,做得过来吗?环保应该发动环保NGO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公众参与才能更好地监管众多的污染源。”

原标题:清华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陈吉宁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