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报道正文

上海:从水质监测到治理 还百姓一个“水乡景”

2015-02-09 10:39来源:解放日报作者:蒋娅娅 李蕾关键词:水质监测水环境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上,河道整治、水环境的改善,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上海地处平原,水系发达,河道纵横。根据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海现有河道26603条,总长25348.48公里。其中,市区两级管辖河道共303条,总长3249公里,占河道总长的12.8%。当然还有更多的乡镇、村级河道,俨然是一个江南水乡。

但正如曾经苏州河的污水横流,很多被忽略的污染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一大困扰。

而如今,伴随一轮接一轮的“环保三年行动”,上海逐年加大投入,从水质监测到河道整治,将逐渐还百姓一个宜人的水乡景。

水质监测,当好河道卫士

一条河流经百姓身边,它有没有被污染,它的水质究竟如何?监测数据能告诉你最准确的答案。但这些监测数据从何而来?答案则是环保部门覆盖各个河道的水质采样和监测。

记者从市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获悉,目前,上海市区两级303条河道上,市环保部门已设置了400多个水质监测点,骨干河道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监测中心副主任张锦平告诉记者,以苏州河为例,从浙江路桥、武宁路桥、北新泾、华漕到黄渡、白鹤,再到赵屯,每一个断面都进行水样采集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上海的河流主要为感潮河道,受潮汐影响较大,因此一天之内的水质监测会根据河道的涨、退潮分两次采集水样,这样能更客观地监测河道水质的实际情况。

不过,张锦平也坦陈:“目前的水质监测形式主要为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整个工作流程耗时较长,尚不能完全实现如同空气质量监测一样的实时监测。”

目前,按照相关水质监测技术规范,监测中心每次会安排两个专业人员、一辆具备冷藏功能的采样车到现场采集水样,确保采集水样的真实客观。采集后的水样需要低温保存并运输至实验室分析。大多数情况下,采样人员会在设置了监测点的桥上进行采样,但对于一些大的河道,还需要开船出行至监测点后采集水样,采样难度会大幅增加。

样品采集后,监测部门实验室会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立刻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成分分析,并按照国家环保部门和质检部门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确保水质的安全。一旦发现污染物浓度超标,则会发出预警。目前,上海市级河道每月均进行监测,大部分区级河道也已实现了月度监测。

“水质监测犹如河道的卫士,日常监测加上长年累月的数据积累,监控着河道水质状况,让老百姓放心的同时,也为河道水环境的整治提供依据。”从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来看,市区两级主要河道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河道水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

河道整治、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事关百姓健康安全的一件大事。下一步,环保部门还将在水环境自动监测上加大投入力度。

原标题:从监测到治理,还百姓一个“水乡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质监测查看更多>水环境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