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环保产业系之一

2015-03-06 13:35来源:京华网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执法环境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协同发展先突破三方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分析,报告把这三个方面作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一体化。这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就目前看北京和周边城市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以市郊铁路作为重要联系通道的交通体系,这使得北京很多功能和产业很难疏解。

生态环保。北京的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周边的传输,要解决北京的环境问题,必须把周边的环境,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有效改造,用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的耗能、污染的产业,必须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联防联控,才是解决之道。

产业升级转移。北京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积聚,也是造成城市病的重要原因,这里第一个层次就是要把一些北京没有用的制造业转移出去,还有一些吸纳人口比较多的市场、服务业转移出去;第二个就是要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功能合作,形成功能链条,包括孵化、转化、产业化,这些功能能够放在周边地区,所以产业合作的核心就是要构筑创新导向,能够使得京津冀地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增强,成为全国第三增长极,也能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增长极。这一点上,产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的表现形式。

原文: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首提二氧化碳减排强度

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指标,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应该说尚属首次。北京公众与环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2014年APEC期间,中美签署就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在声明中,中方则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马军猜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指标可能与此相关,体现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有所行动。但因为下降3.1%还只是一个强度的概念,不是总量的控制和削减,而是对能效的约束,就是如果能提高能效,即使“盘子”大了,但排放也不会同步地增长了。所以并没有真正过渡到去实现一个峰值,然后总量开始下降。

从“十三五”开始,政府应将环境改善作为和污染物减排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指标”。如果把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加进来(如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目标),就可以用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倒逼污染物的减排。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环境质量的数据,相对更好监督,更真实可靠。

原文:我们→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原标题:京津冀发展 主攻交通环保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治理查看更多>环境执法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