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硝市场正文

步入超低氮氧化物排放时代 催化剂再生市场爆发在即?

2015-03-16 13:09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邹春蕾关键词:烟气脱硝SCR龙净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催化剂再生市场爆发在即

火电行业进入烟气脱硝改造爆发期,巨大的压力也传导至下游的催化剂厂商。作为脱硝的核心设备,催化剂如脱硝设备的发动机。如今,这种“发动机”的数量正逐年不断攀升。

据相关预测,2015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左右。若年均火电装机增速为4%,2010年30%、2011~2015年50%的新增机组完成脱硝改造,每年18%的原有机组完成脱硝改造,预计到2014年底,已投运脱硝机组容量约6.8亿千瓦,2015年底现役火电机组将基本完成脱硝改造。现国内脱硝机组95%以上采用SCR法,在上述条件基础上,预计到2014年底,脱硝催化剂保有量约60万立方米,到2018年保有量约80万立方米。

催化剂需求在短时间猛然增长,国内的催化剂产量供不应求,曾有专家对记者笑称,“中国恨不得把全球的催化剂都运来用。”随着超洁净排放要求的提出,需求数字将会再次刷新。

西安热工院苏州分院院长杨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实现更低的氮氧化物排放,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加大催化剂的使用。

“催化剂投入的量更大、使用寿命也更短,导致电厂的经济性受到双重制压。”杨恂说。

据悉,催化剂的化学寿命一般在24000小时,其活性会在使用中不断衰减,电厂大约3~4年就需要更换一批催化剂。由于催化剂使用成本高、废弃之后又会变成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影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再生技术再次激活催化剂的活性,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无论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环境角度考虑,对催化剂进行再生都是一个方向,但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杨恂早在2006年就提倡我国引进催化剂再生技术,但我国的脱硝改造热潮从2012年才开始,按照催化剂使用寿命周期,2014年对催化剂再生技术的需求才开始显露。预计从2016年开始,废催化剂的产生量为每年10~24万立方米,并每年递增。

同样觉察到催化剂再生技术所蕴含的巨大价值的还有龙净环保。其2012年就开始涉足脱硝催化剂再生业务,并作出了大手笔。2013年1月,龙净环保与美国CoaLogix公司合资注册成立龙净科杰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龙净科杰”);2013年10月,注册成立江苏龙净科杰催化剂再生有限公司(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下称“盐城工厂”)。

美国CoaLogi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脱硝催化剂再生公司,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其产品在美国催化剂再生市场具有压倒性优势,占有率达85%以上。“美国Coalogix公司的催化剂再生工艺已被证明可将失活催化剂的化学性能 恢复到与全新催化剂完全相同,再生催化剂的失活速率与全新催化剂相等。再生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硬度并不会降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转化率也没有明显变化。而且,还可以根据催化剂的物理性能再生2~3次,对市场而言价值巨大。”龙净科杰总经理刘安阳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烟气脱硝查看更多>SCR查看更多>龙净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