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白岩松:环评变坏评?到底怎么一回事儿

2015-03-30 08:45来源:环评爱好者微信整理关键词:环评危险废物环保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解说:

事实上,在常纪文所接触到的大量案例中,红顶中介并不足以独立承担环境恶化的沉重后果。地方政府在以往的招商引资中,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不加约束,甚至大开绿灯,该做的区域性规划环评流于表面,对超出环评的追加建设视而不见,种种乱象纠缠在一起,让局面越发混乱。

常纪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它这个颁布实施以来,要求所有的开发规划,专项规划都要做环评,很多开发区的环评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有的根本就没有做。而且这个规划环评一旦如果说做的不科学可能会带来区域性的污染,它的危害可能比一个个的建设项目的环评,如果说弄虚作假的情况还更严重。

解说:

企业追求利润,政府追求GDP,环评机构造假,而最迫切希望维护自身权益的民众,却往往进入不到环评的相关链条,甚至因为自身知识的欠缺,拿到了环评报告,也看不懂通篇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字,最终只能被迫承担环境恶化的后果。

常纪文:企业自主选择环评机构,环保部门公正审批环评报告,社会公众能够平等参与到环评的这个进程之中,充分的表达意见,并且要有效的监督权利。我认为这个环评制度良好的氛围就形成了。

解说:

在本周,不少舆论观点认为,摘红顶只是刚刚拉开了环评风暴的序幕,只有当环保部门彻底厘清自身职能后,环评才能真正恢复准入门槛的功能,而接下来,期待建立完善一个环评机构自律、环评审批尽职、公众参与监督、行政干涉远离的环评体系,或许正是未来环境由坏变好的必需前提。

常纪文:应该加强环境执法的独立性,建立环境违规审批的终身责任追究制,不讲任何理由,只要是你审批的最后出了问题,你就应当承担责任,环评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预防制度,这是国际社会通行制度必须得坚持住,这项制度不能废,只能让它变得更好,更公正,更科学。

白岩松: 让环评成为真环评,装上真正锋利的牙齿,绝不会是重视起来之后很快就会见效的,过去30年,因环评不利,我们的欠帐已经太多。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清理旧账,但绝不能欠新账。对于环保部门来说,必须保证从现在起不能再有走过场的环评,否则如同熊瞎子掰苞米,债还会欠下去。同时,表面上看,环保部门重视环评,是拿回自己的权力,但其实拿回的也是真正的责任。有了真权力,今后再有问题是要问责的。对这个理,相信环评部门,你懂得。拜托,并加油。

原标题:白岩松:环评变坏评?(视频完整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评查看更多>危险废物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