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访谈正文

【访谈】如何把经济与环保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2015-04-29 10:08来源:中国矿业报作者:孙婉露 刘哲关键词: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今年新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开始实施了,针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按日计罚,但是不少企业对于地方政府的经济贡献还是比较大的,环保部门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王毅:我想对这个问题还是应该辩证地来看,中国在目前发展的阶段,包括过去二三十年为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快,实际上还是利用了后发优势,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环境监管相对宽松,才可能使更多相对先进的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来,才能获得快速增长的机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大国来讲,因为很难避免工业化道路,特别是重化工业这个过程。

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了,已经有条件开始更多地考虑和关注环境问题了。在这个过程当中,环境保护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动力,就是说我们有更强的环境要求。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倒逼创新、倒逼供给,这就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这是第一。

第二,在管理措施上,可能会有点变化,不能说我这个工厂现在发展这样,宣布明天关门就关门了,或者说明天就不能把车开到街上去了,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政府在设计政策时,要考虑的目标也好,标准也好,应该是逐渐加严的,给一个过渡期,给一个时间空间让企业和消费者去过渡,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技术,需要企业自己去创新和选择。这样,也会促使企业找到新的创新途径,新的就业机会。我觉得这几个方面加起来才可能避免出现大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在现阶段考虑双赢的问题。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在未来10年到20年当中,中国几乎所有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都将达到峰值,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要如何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王毅:我们经过一些科学的判断,经过一些模型的测算,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包括发展跟环境相互转换的规律判断,得出这么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也只是情景之一。假如我们从现在开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就要接受经济增长速度下调的实际,要更多地付出环境保护的代价,包括国家的、企业的、个人的,就有可能缩短这个过程,所以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长期考虑,第一,得有一套很好的法律系统来保证,包括刚才说的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要充分落实新《环保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要把它细化,目前的修改稿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得比较远。第二,要有严格的监管体系,这种监管体系包括政府和公众。第三,要有一个长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不要仅仅关注2015年的目标,还要关注未来5年、10年怎样发展。第四,环境保护问题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考虑,环境保护同样会带来新的GDP增长,比如说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过去我们认为资源是一个副产品,但是将来可能把它变成资产来管理。过去大家觉得二氧化碳排放就排放了,但是未来如果把二氧化碳作为一个总量控制的话,它就可能变成一种资源,就可能变成一种资产。那么,对于碳资产怎么去管理,就要建立碳的交易市场,就有很多碳的相关金融衍生品,这里头就会产生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样,对于自然资源也是,假如说投资环境保护可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可能带来旅游业的发展;如果投入到新的环保产业,或者用环保或者节能减排的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的话,可能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的话就可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多更积极地去理解节能减排,去理解环境保护跟发展的关系。现在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机会,包括创新,怎么样能让绿色创新、环保创新走在前面,把一些现代技术整合到里面去。我们现在提出“智能中国”、“绿色中国”的概念,就是要把很多技术整合在一起,来加速环保创新、绿色创新,这样才能赢得未来,赢得一个更加清洁的中国。

原标题:把经济与环保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