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中国政府在行动”之治水篇:为了我们的“生命之源”

2015-05-07 13:19来源:新华网作者:于文静 王宇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排污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生态修复的高度,进行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这是中国政府水污染治理理念的嬗变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立夏已至,东太湖碧波浩渺、鱼翔浅底。

然而就在七八年前,由于过度养殖、围垦等,东太湖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通过截污治污、产业结构调整、引江济太调水引流、底泥疏浚等举措,结合湿地恢复、河湖岸线治理、防护林建设等生态修复措施……太湖连续7年实现安全度夏,湖体平均水质从2007年的劣五类提升为四类。

“太湖流域治理是个典范。通过源头减排与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了站在生态系统维护的高度来统筹治水。”水利部水资源司水资源保护处处长张鸿星说。

一方面加强治理,一方面突出防治为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针对现实中的“先污染、后治理”往往成为“先污染、不治理”,或者“先污染、治不力”,我国水污染治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范围。

根据《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我国将在治理较重污染湖泊的同时,对365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既要治劣、更要保优,既要治污染,又要修生态,这是国家湖泊治理思路的升级。”吴健说。

“下一步将坚持人水和谐,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加强华北等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在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水源涵养滋润着“绿色水库”,三江源景色大美无言。2014年青海投入百余亿元资金保护生态,开展湟水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和修复等工程。

“治理水污染,必须找到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的途径,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通过园林办法、动植物的配置,将受损的水生态恢复起来,赋予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这也是‘海绵城市’‘海绵家园’的向往。”仇保兴说。

原标题:为了我们的“生命之源”——“中国政府在行动”之治水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排污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