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中国政府在行动”之治水篇:为了我们的“生命之源”

2015-05-07 13:19来源:新华网作者:于文静 王宇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排污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生命的起源,地球的血液。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保护水资源,狙击水污染,中国政府在行动。

唯有以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精神,保护水、治理水,方能打赢水污染狙击战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登临终南山,面对清澈渭河水,留下如此佳句。如今春夏之交,渭水河畔,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然而就在上世纪80年代,这条黄河最大支流、享有陕西母亲河之美誉的渭河,在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倾泻下,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水质日渐污浊、沿河脏水横流、垃圾汇入黄河,被百姓称为关中的“下水道”。

渭河的遭遇是中国水体污染命运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水污染压力。全国十大流域近30%的断面水质劣于三类;在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较差和极差比例接近60%;水污染突发事件年均十几起,影响居民饮水安全;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差或极差;水体污染威胁水源……

中国水环境面临的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与中国快速进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

“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无论是水还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都在2000万吨以上,在现有的基础上消减30%至50%,环境质量才会有明显变化。”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说。

“当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候,城市会因兴建大量基础设施,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排放大量废物而面临最严重的水体污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

仅用30多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百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中国遭遇到的各类环境问题也在积累中爆发。

“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化工企业沿河、沿湖、沿江布局,带来比较高的环境风险。”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说。

据统计,全国两万一千多家石化企业中,位于长江、黄河沿岸的超过60%,至于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在水环境敏感地区更比比皆是。

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能否下决心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老路,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决心。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面临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够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过快,更不能听之任之。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民生福祉和民族命运。”陈吉宁说。

水污染治理之路从不轻松。放眼世界,莱茵河治理,德国花费了几十年时间;瑞士与法国之间的日内瓦湖,历经30余年努力,才被“救活”,成为世界著名旅游景区;日本琵琶湖治理,经历近40年才见成效。

回顾我国,淮河治污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历经攻坚克难、污染反弹和全面治理三个阶段,干流水质趋于好转,支流依然不乐观;滇池治理几十年,至今仍在不断投入;海河、巢湖等治理依然在路上……

“水污染治理难度比空气污染治理要难得多,特别是湖泊污染治理,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说,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更大。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自古以来,山水林田湖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果水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又谈何天蓝、地绿、水净?”中国水科院研究员王建华说。

水污染狙击战,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必须以水滴石穿、久久为功之精神,痛下决心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

原标题:为了我们的“生命之源”——“中国政府在行动”之治水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排污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