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绿色产业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2015-05-21 11:21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绿色产业生态文明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绿色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是发展趋势。《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绿色产业有何特点?如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本期应知为您解读。

新兴的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把绿色理念贯穿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既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又发展零污染或低污染的产业。它不仅具有其他产业的共同特点,还具有自身特征。

综合性和边界模糊性。在产业构成上,绿色产业与其他经济门类之间有较强的渗透性,也就是说绿色产业的边界有一定的模糊性。因为,许多环保产品与服务往往是由其它经济门类生产与提供的。同时,许多环保产品具有复合功能,既保持了所替代的旧技术与旧产品的使用功能,又增添了其所不具备的环境安全功能。

区域性和实效性。由于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对绿色产业发展需求的区域性特点。同时,发展绿色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消除各地的环境污染,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绿色生活品质,因此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性。绿色产业是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产业,它直接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相联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高新技术性。绿色产业中大部分产业部门的技术性很强,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企业管理、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产品开发或市场服务等方面。

问题解析

绿色产业发展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我国绿色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内部因素

一是绿色产业规模较小,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我国目前的绿色产业链尚未形成,产品趋同现象严重,企业间缺乏协作,投资比较分散,规模效益差。

二是绿色产业技术含量低,市场吸引力有限。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绿色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生产与销售脱节,制约了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绿色产业中,环保产业所占份额较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绿色服务业和绿色贸易等则发展较慢。从各产业内部结构看,存在着各自为政、盲目生产的现象,造成有些产品供过于求的结构性过剩,而有些产品则要依靠进口。

外部压力

一是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不断加剧,相关贸易摩擦近年呈增多之势。例如,我国的光伏制造业发展很快,但国内需求不足,对国外市场依赖较大。而美国、欧盟近年则不断向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贸易诉讼。

二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数量、规模和领域不断增加。在开展对外合作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由于沟通不畅、经验欠缺等原因,少数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对东道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制约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原标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绿色产业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产业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