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环保产业扩张大跃进?第三方治理公司资金链存隐忧

2015-06-11 15:11来源:新华网作者:杨国华 索炜关键词:污水处理第三方治理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实上,收益预期确实可能存在较大变动,并且一旦实际收益比预期略微降低,本该盈利的项目则可能成为企业包袱。

例如上述国资背景公司其下属公司某项目,因年度投资收益率不足6%而将其转让。

不过为了全国布局,上述两家公司还是通过大量贷款和定增补血方式来补充现金流。

2014年,先是国资背景公司募集资金总额接近25亿元,而上述民营巨头也于近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30.96亿元,用于3 个BOT 项目、1 个TOT 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媒体报道称,2015年,上述的民营巨头公司已公告的重大投资项目合计金额达89.47 亿元,但截至2015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8.58亿元,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除了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向金融机构贷款也是个别第三方治理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之一。

例如该国资背景公司,现已证实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该公司先后以委托贷款方式为下属子公司贷款高达近20亿元。

事实上,疑虑重重的还有上述的民营巨头公司,在环保产业热情高涨的今天,该民营巨头公司一边增发募资扩张市场份额,一边却是持股人大量减持套现。媒体报道指出,特别是在今年发布增发预案欲募资30多亿元前,该民营巨头就出现了持股人大量减持套现60多亿元现象。

宋清辉告诉记者,环保类公司因其高度依赖财政补贴,业务扩张速度过快,加上因环保产业自身急速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产能肯定会存在过剩等值得市场投资者注意的潜在风险。例如,中国光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就是个生动的案例,环保企业应引以为戒,否则该行业将迎来黑暗十年。

而天一环境董事长王冰也认为,盲目的扩张或引发诸多风险。

“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对于水处理设施这方面的规模的增加,会产生一些负面的问题。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项目更多会造成项目建设期的拖沓,项目资金不足造成项目处理不佳,不能按期完工,不能及时处理产生的污水。”天一环境董事长王冰则新华网记者,另一方面来说,如果项目没有选择,对于运营企业技术范围不能覆盖的这种市场存在的污水处理需求也进行一种收购性的并入你的运营企业规模,也可能在《新环保法》或者是《水十条》比较严厉的环保政策下,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这个还是要量力而行。

原标题:环保产业扩张大跃进?第三方治理公司资金链存隐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P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