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技术正文

改性硅酸钙用于养殖废水厌氧处理

2015-06-23 11:06来源:水博网微信关键词:废水处理污泥养殖废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图4可见,当进水COD在7432~8321mg/L、TP在88.4-95.4mg/L时,反应器U-1的平均出水COD、出水TP和COD、TP去除率分别为723.4、42.2mg/L和90.8%、54.1%。反应器U-2中的MCS投加量逐渐从3g提高到12g时,反应器的平均出水COD和TP逐渐从702.4、22.7mg/L降低到585.7、0.4mg/L;而平均COD和TP的去除率逐渐从91.1%和75.3%提高到92.6%和99.6%。

比较反应器U-1和U-2的TP去除率可知,前者TP去除率仅为50%左右,这可能是由于UASB反应器中进水局部微氧环境存在聚磷菌或反硝化聚磷菌,可达到部分除磷效果〔10〕。而在反应器U-2中,TP去除率随MC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由于MCS的加入不仅可吸附废水中的磷,而且还可通过提高反应器中污泥的活性以进一步提高TP的去除率。然而,这一推论还需得到更深入的实验数据支持。

2.3MCS对反应器中污泥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MCS对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磷吸附机制,还对反应器中污泥的形态及微生物学活性做了进一步分析。U-1与U-2反应器中污泥SEM如图5(a)、图5(b)所示。

由图5(a)可见,污泥内部聚集了少量呈球状或短杆状(0.5~2μm)成串的微生物,这与文献报道的聚磷菌的外部特征十分相似〔11〕。而在这一时期,培养的污泥对COD去除率达90.8%,而且去除了近50mg/L的磷。所以推断SEM图中出现的少量微生物很可能就是聚磷菌。

图5(b)中污泥取自U-2反应器运行第45天的污泥。由图5(b)可见,污泥内部的细菌周围附着有微小的颗粒物,结合MCS粒径判断(200nm),微小颗粒物为MCS粉体。污泥中相关微生物可在MCS黏附作用下,团聚在一起并形成网状结构。因此,污泥内部黏附的MCS增强了污泥的团聚能力,故能使污泥团聚,更易形成颗粒污泥。

U-1与U-2反应器分别在第15天、第30天、第45天和第90天的污泥脱氢酶活性和甲烷体积分数比较如图6所示。

由图6可见,U-2反应器中污泥的脱氢酶活性和甲烷体积分数始终高于U-1。其中在反应器运行到第90天时,U-2反应器污泥脱氢酶活性和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9410.5μg/(g?h)和41.3%,而U-1仅为9112.0μg/(g?h)和31.8%。这表明,MCS的投加不仅增强了污泥的活性,增加了反应器的产甲烷量,还可进一步提高UASB反应器的除磷效率。

3结论

(1)化学沉淀法制备硅酸钙过程中,加入钙质量分数4%的分散剂(聚乙二醇)后,得到的MCS粒径为200nm左右,纯度较高,基本无杂质残留,MCS属水合硅酸钙的一种,结构为半结晶低有序度的硅酸钙单相。MCS的最大磷吸附量可达111.04mg/g。

(2)由于MCS不仅对磷有很好的吸附性,还可作为污泥的载体材料,参与污泥的COD去除过程,因此,实际应用中MCS投加量应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3)UASB反应装置中投加MCS后,TP的去除率高达99.5%,不但不会对污泥产生负面影响,还加强了污泥的团聚能力。因此,研究MCS在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对磷的吸附效果,对其在实际养殖废水中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原标题:改性硅酸钙用于养殖废水厌氧处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废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泥查看更多>养殖废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