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老企业换个新活法 山东青岛积极推进企业搬迁升级

2015-07-02 09:1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孙俊杰 李建林关键词:环境污染环保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环保、发展受限等多种原因,搬迁是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但搬迁不是企业简单地换个地方继续生产,而是要借机实现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山东省青岛市,百余家老城区企业的搬迁正在进行。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更是整个城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青岛市这一大手笔腾挪,无疑为老企业转型注入了朝气和活力。

根据山东省青岛市出台的《2015年企业环保搬迁工作要点》,今年将全力推进重点区域环保搬迁和规划,推进企业搬迁改造新项目建设,实现青钢集团、双桃精细化工、东岳泡花碱、海洋化工、东风化工、红星化工等搬迁项目(或一期)竣工投产,力争全年搬迁改造项目新开工和竣工投产数均达10家以上。

这些搬迁企业中,有的企业甚至已有近百年历史,搬迁会带来哪些改变?搬迁后,企业环保水平会有多大的提升?

搬迁工作开局良好

预计到2016年,110多家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或关停

始建于1958年的青钢集团见证了青岛工业的发展变迁,如今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其位于青岛市董家口的新厂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而位于李沧区老厂区的焦化厂、炼铁公司2号3号4号高炉、第一炼钢厂、第一高速线材厂、普通线材厂、型材二厂已经全部关停。

据悉,青钢的关停产能已近50%,而新厂区炼钢作业部无论设备、技术、环境等都将有质的飞跃。搬迁后的青钢正着力打造高效、可循环的现代化钢铁综合企业,增加多种制造业所需的高端优质钢材产品,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青岛老城区特别是市北、李沧等区域,存在一大批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工业企业,他们都为青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曾经位于“郊区”的工业企业渐渐被居民区包围。受周边环境所限,这些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反而变得“缩手缩脚”。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期盼日益强烈,坐落在老城区的化工、冶炼、纺织等传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实施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势在必行。

为此,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原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区)为重点,对部分工业企业实施环保搬迁。对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影响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不符合城市规划功能调整、企业有自身发展需求等问题的四类企业,青岛通过反复调研和落实,最终确定了110多家拟规划搬迁的企业。

根据规划,到2016年,列入搬迁规划内的110多家企业要全部启动搬迁或关停,搬迁企业新厂区开工建设。

据记者了解,青岛市搬迁工作目前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014年,以青钢、海湾、双星等大企业环保搬迁为突破口,青岛市累计下达搬迁计划14批次,启动搬迁企业104家,占规划搬迁的94%。搬迁新项目建设也进展顺利,全市搬迁项目已竣工50家,开工在建27家。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一季度,青岛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工作开局良好,大企业环保搬迁进展顺利。

其中,海湾集团搬迁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位于董家口重化工业区的海晶化工聚氯乙烯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今年上半年具备试生产条件,正在推进原厂址土地入储拍卖。

青岛碱业股份5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计划投资14亿元,已取得有关部门的审批,近期开工建设。东岳泡花碱偏硅酸钠项目生产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计划6月份试生产。

与此同时,位于董家口重化工业区的双星集团绿色轮胎智能化工业4.0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已进入厂房及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原标题:老企业换个新活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