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别把环保治理简化为“停产整顿”

2015-07-08 10:27来源:光明网作者:朱昌俊关键词:新环保法环保治理临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新环保法施行后第一个被约谈的城市,山东临沂的污染经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曝光,引发全国关注。重压之下,临沂在约谈后第5天,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然而,历史遗留问题让这次环保风暴陷入困境。目前临沂至少有6万人失业,当地犯罪率也出现上升势头。(7月2日澎湃新闻)

加强环保治理,无疑是当前社会一个重要共识。但倘若因环保治理关闭污染企业,而出现大量失业人口,甚至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整体经济发展,显然并非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环保治理图景。就此而言,发生在临沂的环保风暴,已然存有太多的反思之处。

临沂的雷霆治理,并不突兀,而是直接发生在被上级环保部门约谈之后。污染状况被媒体曝光,领导被被约谈,当地所面临的环保压力确实不容忽视。但这一指向大量企业的停产整顿,首先暴露的公关和突击色彩不言而喻,那么,公众有理由质问,当地相关部门之前干什么去了?从事后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受到的影响来看,此举至少也不应该是一个优选项。

临沂的环保困境,有着极强的历史因素,如相当一部分被停产整顿企业,属于“先上车后买票”,至今都未通过环。面对这一粗放发展所留存的遗产,要全盘治理显然非一日之功。这一现象恐怕也是大多数地方的环保治理缩影。但越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中,试图以一劳永逸的方式来提升环保质量,就越显得行不通。在某种程度上,临沂的教训并非是环保法规执行过严,而恰恰是环保治理的路径依赖过于单一,割裂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环保部长陈吉宁曾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算本事。言下之意,推动环保与发展的协调发展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本事,而这一本事,绝不是指下定决心关停污染企业这般简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称治理环境污染要着急,但不能太急,简单的关停涉污企业不利于环保,环境优先不是舍弃GDP。可谓正是对临沂的环保模式提出的警告。

事实上,环境治理从来就不应该被简化为简单粗暴的关停污染企业。囿于我们当前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污染的治理和环保政策的执行,只能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进行。从国外的治污经验来看,环保也并不只是局限于消灭污染源,而更包括调整规划、搬迁企业,通过经济政策促使企业和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来最终实现环境质量的稳步提升。

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加强环保治理,地方政府至少面临两重任务。一是对既有的违规排放企业,加大敦促整改力度,同时应该做好相应的服务,将治污纳入地方经济整体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中来考量;二是对新建工厂,严格执行环评程序,防止再度出现“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确保不增加新的污染源。只有这样,方能保证地方发展与环保治理的相得益彰,确保环保治理和产业优化的平稳过渡。

新环保实施后,无论是环保法规要求还是执法尺度,较之以前都趋严,对地方领导的环保考核也在强化。临沂的样本其实是在提醒,在多种压力之下,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片面出环保政绩,而在环保治理上作出急功近利和短视的决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环保问题,终究是发展的问题。临沂环保风暴所遭遇的困境,并非是环保治理的错,而只是因为环保治理水平的偏差所致,未能正确处理好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以发展的视角来看待环保,在环保治理过程中,政府就必须将自身责任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放在首位。同时将就业、经济发展纳入环保治理的综合工程中去。如此,才是可持续的环保之道。

延伸阅读:

山东临沂“霾战”选择题 休克治霾的真实代价是什么?

山东临沂治污急转弯:环保约谈后关停57家企业引千亿债务危机

【央视】山东临沂市长被约谈后大力治污 回应导致6万人失业

原标题:别把环保治理简化为“停产整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环保法查看更多>环保治理查看更多>临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