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三问“临沂之争”

2015-07-09 09:2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岳跃国 谢佳沥关键词:污染企业排污临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换一个视角来看,“点刹”和“急刹”其实并不冲突。微观上对个别严重污染企业实施“急刹”,就是在宏观上对粗放的发展方式进行“点刹”。

此次临沂责令57家企业停产整治,而不是责令关闭,允许其治理达标后恢复生产,严格说起来也算不上“急刹”。

来自临沂市政府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57家停产整治企业利税合计仅占比2.8%,26家仍停产企业仅占比1%。有报道称临沂此次的关停“不计后果”、“不计成本”,显然有点言过其实了。

我们需要关注这样一种现象,只要环境执法一严格起来,一些污染企业就跳起来反对,就大肆诉苦。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现在的环境执法监管太严了,而是因为以前太松了、太温和了。既然和风细雨解决不了问题,必要时必须重拳出击。

依据新环保法,当下一些地方环境执法的加严,根本算不上环保的“大跃进”,充其量是正常环境执法的回归,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从一些地方的环境形势来看,即便以目前这种力度治污,污染治理速度也未必赶得上污染加重速度,治理成果也未必能满足得了公众的期望。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于,旧账未还,又欠新账,如不加快步伐,不加大力度,不采取强力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势头。

对于那些说临沂强力治污为环保“大跃进”的人而言,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一些地方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新环保法实施之后给环境执法监管带来的巨大转变。

如果依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环保“大跃进”的话,那么,当下中国所缺的恰恰就是这种“大跃进”。

三问:转型升级有无捷径可走?

回头来看,“临沂之争”对临沂未来发展并非坏事,对像临沂一样经济亟待转型升级的城市来说并非坏事。

临沂不是一个孤案。当下中国,像临沂这样亟须强力治污、亟待转型升级的城市比比皆是。

从这一意义上说,这场“临沂之争”有着超越临沂本身的意义。它既提供了一个切实推动治污的样本,也真实地呈现了转型期所要面对的挑战。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经形成共识,随着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强化,过去那种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企业、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只要与公众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背道而驰,其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窄,最后难以为继。

转型升级有无捷径可走?偏重的产业结构调整恐怕是很多地方绕不开的一个难题:一些地方产能过剩很多,落后产能更是普遍,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不但消耗大、污染重,而且效益低。

要改变这种局面,光靠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必须动大手术,甚至是伤筋动骨,有的要治理淘汰,有的要改造搬迁,有的则要转型升级,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干成的。

从国内外一些地方及行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环境保护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在经济转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

与其他方式推进转型较具弹性相比,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刚性更强,有的还有强制性,对于促转型调结构的作用更为明显。

在山东省内,就有类似鲜活的案例。山东造纸在分阶段逐步加严的环保标准倒逼下,实现了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不仅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行业的整体实力有了几何级数的提升。

从总体来看,环保行动的升级并没有带来经济的下行。数据显示,1月~5月,临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省第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列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随着时间的推移,环保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出来。

当然,和临沂一样,对任何一个谋求转型的城市来说,挑战都是巨大的,都将面对财政、就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这考验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政治智慧、转型定力。

不难想象,在这场争论中,临沂市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承受了巨大压力。面对质疑和指责,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没有自乱阵脚,依然坚定如初。这样的一种定力,对推进转型来说,尤为可贵。

在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法治不断强化的当下,这是对环境法律的尊重,是对发展规律的尊重,是对生态环境的尊重,更是对公众健康的尊重。

原标题:“临沂之争”三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