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国务院参事谈十三五规划思路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5-07-22 09:06来源:《财经》作者:袁雪关键词: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传统发展方式边际效益递减的同时,新的发展方式孕育了巨大的希望、生机和潜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不断赋予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第二,是重塑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许多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仍依赖于人。例如作为信息产业“心脏”的国产CPU性能仅相当于奔腾3、奔腾4的水平,处理速度为世界先进水平的1/10-1/5;高档汽车的发动机,外资和合资品牌占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70%以上;机器人生产所需的高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交流伺服机、多轴运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基本被国外垄断;国产涡喷、涡扇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我国每年高新技术装备的进口都要花费上千亿美元。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传统比较优势的消退,重塑竞争新优势已是重大命题和当务之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历史机遇,中国应该加大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尽快突破一批具有带动作用和战略意义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中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环境付出了过于高昂的代价。环境方面,多种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环境风险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按照新标准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标;水体污染突出,20%左右的国控断面水质为劣V类,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土壤污染日益凸显,全国20%的耕地土壤污染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在资源方面,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3%,但消费了全球22.4%的能源总量、47.2%的钢铁、36.9%的铜和51%的铝。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这种生产方式不改变,中国要迈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全球的资源也无法满足。

第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00多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其中不少国家完成了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的跨越,但真正实现现代化、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没有几个,大多落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这些国家进退两难,一方面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在低端市场上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自身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的不足,难以在中高端市场上与高收入国家抗衡,经济停滞不前,发展失去动力,与之伴生的是贫富分化、腐败多发、民主乱象和社会动荡。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学界的解释很多,但归结起来看,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错失了发展模式转型的契机,未能顺利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国际经验来看,中等收入国家要完成从要素投入型增长到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转变,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较低水平提高到50%以上,大体需要15年-20年时间,而“十三五”正是这一进程的关键时期。

原标题:国务院参事谈十三五规划思路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体污染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