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南水北调地区新型“水”产业链条现端倪

2015-07-23 16:52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南水北调环保产业污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三五"期间,丹江口市将重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村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位一体协同清洁发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目前丹江口生态农业主打绿色特色牌,如柑桔产业、武当道茶、中药材产业为其三大特色产业。市农业局副局长李进告诉记者,丹江口将建设百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成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大力推广"柑桔-草-鸡"、"果园生草覆盖"等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同时将推进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百亿县(市)建设,据了解,今年集中签约了1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达15个亿。

南水北调源头水,好山好水,的确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好机遇,一是种植可以涵养土壤水分,其次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既确保了绿色有机农业的品质又保护了水源。

据了解,目前丹江口市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达39个,如武当蜜橘、翘嘴白鱼、丹江口青虾、武当榔梅等已在国内外小有名气。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业发展进入跨越阶段

记者在十堰3天采访途中,沿途所见都是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据了解,十堰地处秦巴山区,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全市林地面积2896万亩,森林面积1948万亩,森林覆盖率64.72%,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同时十堰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定位,无疑给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十堰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夏建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当前,十堰林业正进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的新阶段,面临建设生态文明、南水北调工程、秦巴片区扶贫开发、国家森林城市等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理念,服务于南水北调,同时推动十堰林业跨越发展。

抓绿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产业,打造核桃大市,力争建成150万亩以上规模的核桃基地,以核桃为支柱林业,并大力发展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森林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木材加工、森林药材、果茶等七大林特产业,做强绿色经济,力争"十三五"末林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同时选择10家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重点龙头企业,通过项目、资金、科技等扶持,使每家企业产值迅速增长到10亿元以上,带动林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

同时积极引入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创新管护机制,适应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形势要求,探索建立家庭承包管护、联户管护、委托管护、专业管护等多种管护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推广果(茶)园养鸡、林下套种等复合发展模式,以及林果结合、林菜结合、林药茶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依托好山好水创新"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采访当中,记者有幸参观了丹江口沧浪洲生态湿地公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美丽的诗句为这里的水做了很好的注解。

王春生告诉记者,丹江口水库,地处"沧浪之水"中心地带,作为源头水,这么好的水,一些饮料酒类企业来这里投资发展,是很好的机遇。据介绍,他目前正在与一家啤酒公司洽谈。

其实,这里不仅有秀水--沧浪之水、汉江水,还有仙山--武当山,这里的生态环境、道教文化、沧浪文化、楚文化交相辉映,同时中国水都、南水北调源头水、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称呼也让丹江口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的确,南水北调改写了丹江口的命运,如今其突出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的优势地位,探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景观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等业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水源地特色的"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旅游+农业":占地3000亩的习家店农博物园,以种植珍稀苗木、花卉、水果为主,配套建设游步道、景观塘、林荫道、采摘园等,成为集农林科技培训、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文化园区。如今土关垭武当花谷、均县镇太子岛钓场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观赏、采摘、加工、垂钓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

"旅游+生态":丹江口市环库生态公路江南段,配套建设观景台、游客服务区、停车带、自行车道,碧绿的库水、葱郁的植被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被游客誉为"一条会呼吸的路"。立足山水资源优势,丹江口市加快库区山水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树立"大公园、大景区"理念,把城市当景区建,把乡村当景点建,以环库生态公路为纽带,全力推进环武当山生态旅游走廊建设和环丹江口水库生态旅游城镇建设。丹江口旅游港、沧浪洲湿地公园、丹江口大坝、牛河森林公园等景区,凭借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玩。

“旅游+工业”:武当鹿业公司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和精深加工基地,游客来到这里既能在鹿园观赏梅花鹿,又能通过干净整洁的参观通道观看养生保健酒现代灌装生产线,还可现场购买旅游产品。近年来,丹江口市大力建设生态园区,引进新型工厂,发展绿色企业,催生了武当山泉等一批现代工业旅游企业。游客步入企业或园区,可以现场体验企业的规范管理和优美环境,感受现代工业文明的独特魅力。

“旅游+文体”:“到丹江口,看摩托艇!”连续两届举办全国摩托艇联赛,让丹江口知名度飙升。今年8月,丹江口市将举办第三届全国摩托艇联赛。用“一条艇”带动一座城,这是该市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也是该市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丹江口市以水为媒,借水之力,做“水文章”,文旅融合增添旅游亮点。依托武当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沧浪文化、移民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加强旅游项目的包装、招商和建设工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时代元素和文化体育元素,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丹江口开启水源地之旅。

2014年5月28日,丹江口迎来首趟北京旅游专列。近500名北京游客赴丹畅游库区美景,品尝水都美味,抢购水都特产。

近年来,世界旅游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武当演武大会、全国钓鱼大赛、沧浪之约˙源头之旅车展、漂流文化节等,全市旅游推介活动精彩不断亮点纷呈。

据了解,2014年到丹江口市踩线的旅行社就有多个批次300多家。有分析预测,2015年丹江口市(不含武当山)将实现接待游客量39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

原标题:南水北调地区新型“水”产业链条现端倪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水北调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