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报道正文

扬名天下水当先——江苏扬州水生态文明试点实践观察

2015-07-24 14:54来源:中国水利报作者:董自刚 张智吾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水管网生态文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城市规划,首先应是水系规划。”谢正义一语道破预防城市“看海”的规划思路:水网地区应懂得为水生态“留白”,加强国土空间管制,根据水系特点划分城市功能区。

扬州决策集体的这一科学判断直接作用于城市未来空间的发展方向。祖父是扬州人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每年都回扬州一两次,尤其钟爱瘦西湖,主要原因是“在瘦西湖内的视线范围看不到城市新开发的痕迹,这是非常难得的”。

对扬州古城情有独钟的单霁翔也一定知道,如今的扬州,除瘦西湖之外,到“七河八岛”中央城市生态公园,同样能感受诗画一样的美景和意境。位于淮河入江水道入长江处的“七河八岛”是一处特殊地形,顾名思义,由七条河流以及由其分割而成的八个岛屿组成。保护好这块生态“绿肺”和城市后花园,扬州两年前就确立了严格的空间管制规则。2013年,扬州市通过人大立法,形成加强“七河八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决议,强制性将“七河八岛”临水的所有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不允许成为房地产商的私家领地。

决议最核心的部分当属堪称最为严格的“四控”“一禁”措施——控宽:在临水设定宽度的区域内,不允许建房子;控高:岸上建房子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不影响景观视线;控强:控制功能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防过度开发;控污:控制污染排放,污水管网必须全覆盖;一禁:禁止新增违章建设,现有违章建筑加快拆除。

谢正义说:“规划不是侧重建什么,而是不建什么。”扬州如此魄力着实令人钦佩。

做好水文章

——效益显现,描绘扬州更美前景

扬州的故事,是一个足以让世人看得到水生态文明曙光的故事。

登上大明寺70米高的栖灵塔极目远眺,“翡翠腰带绕扬城”的扬州主城区水脉尽在眼底。数据显示,扬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1年的62.6%提升至2014年的70.8%。根据扬州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至规划期末2020年,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将达到87%以上,城区河道劣Ⅴ类水质将成为历史。

不少人疑惑:大力建设水生态文明固然没错,但这也意味着巨量的财政投入,而且不少原来为了经济发展争着抢着上的建设项目,因为高耗能、高污染搁置了,划算吗?

水美了,城市更有灵气,不管是游客,还是投资客,来了就不想走,自然而然地,人气和财气同步聚拢,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同步提升。2014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占比较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首次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正应了一个道理:水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带来GDP,而且是更加优质的GDP,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的GDP。

2014年ICMA国际区域峰会发布的一份《中国小城镇居民综合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经过调查选择的6个城市样本对比发现,扬州在各方面满意度都表现最高,尤其是对居住状况的市民满意度指标名列前茅。

在扬州最北面的西安丰镇,农村居民喝上了和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自来水,村民肠胃病和结石病的发病比例明显下降。在前不久的强降雨过程中,尽管长江、淮河洪水和暴雨“三碰头”,但扬州主城区市民未“看海”。在高邮,“龙须沟”不见了,傍晚来河边散步的市民多了,世代居住市河沿岸的88岁高龄的周振兴非常感慨,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条河能这么美!

“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最重要的民生。”谢正义说,“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是否重视治水,懂不懂治水,能不能拿出真金白银来治水,是衡量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的试金石。”民心无价。水生态文明建设,将党心民心牢牢地连在一起。

战略布局,系统谋划,通过高位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扬州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城市绿色发展道路。

谢正义介绍,远景水生态文明建设,扬州将修建环邵伯湖大道,把邵伯湖“包”进城里,把高邮湖“拉”进城里,在高邮湖—邵伯湖—廖家沟—淮河入江水道入江口一线,规划建设扬州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做足水文章,以此拉开城市大框架,真正让扬州从“瘦西湖时代”跨入“邵伯湖时代”,迈向“高邮湖时代”。

清晨时分,细雨蒙蒙,在冶春茶社用完“皮包水”的早茶,出来没几步就是瘦西湖码头。登上画舫,船夫竹竿一撑激起层层涟漪,石板路,画阁间,熏香坊,一幕幕宛如游走在水墨画中。忽见一轮红日跃出云蒸霞蔚的天际,熠熠生辉。

这座因水勃兴的城市,如今还是因为水而越发迷人。

原标题:扬名天下水当先——江苏扬州水生态文明试点实践观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保护查看更多>污水管网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