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违法排污小作坊与监管部门打“游击”

2015-08-04 15:38来源:太仓日报关键词:环境监察污染源废水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你们老板在不在?最近有没有生产?”昨天上午,室外气温达到37℃,江苏省苏州市环境监察大队一中队队长高波带着队员陆杨,顶着烈日,来到浮桥镇茜泾村原三里村四组加弹厂厂房,询问正在吃着早饭的工人。

小作坊被查后仍擅自继续生产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卡车停在车间门口;原加弹厂厂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酸味,地面上还有黄褐色的水渍;没有用完的大块煤炭散乱地堆放着。

高波告诉记者,7月20日市环境监察队接到举报,说茜泾村原三里村四组加弹厂厂房有刺激性气味飘出,一中队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这里是一个“发黑”(经过处理后使金属件表面呈黑色)加工作坊,主要通过金属碱洗、磷化除油对金属件表面进行处理。现场检查时,该作坊正在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未经吸收处理就直接排放;金属件经碱洗后用自来水直接冲洗,冲洗水在车间地面,水质呈碱性;废水储存在池中,没有配套废水治理设施;此外,还发现生产过程中有废水从作坊北侧围墙向外渗出,直接影响了附近水域的水质。环境执法人员立即对作坊地面积水及围墙外各取水样一份,同时要求该作坊立即停止生产,待水样结果出来后再作进一步处理。水样经检测,化学需氧量超标17倍多,总氰化物超标10倍多,总磷超标28倍多,其他如氨氮、镍、PH等均有超标。7月23日,市环境执法人员对该作坊进行查封。他们发现,未经环保部门同意,作坊擅自继续生产。执法人员依法要求该作坊停产,并对车间内3台电箱加贴封条。

昨天,一中队对上次的执法情况进行“后督查”。高波、陆杨走进作坊,首先查看了电表箱上的封条,发现封条完好。经现场勘察,没有发现再生产的迹象。来自河南的一位工人端着饭碗诉苦,“这个作坊原先在浏河的,只做了3个月,被发现后搬过来的。哪成想刚搬来一个月,又被发现了。”

接到举报后先检查,再跟踪落实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作坊,改建成本很低。“接到订单后,建几个土灶,运来煤炭、酸等就能开工了。”高波说,这也是环境执法人员最为头疼的地方,这样的违法作坊成本低,没有经过报批,游离于环保部门的监管之外,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查处起来十分困难,防不胜防。“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对身边的违法小作坊进行举报,才能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高波说。

记者跟随高波还检查了两家小塑料粒子生产作坊后已是中午11点多钟。在回到市环境监察大队一中队办公室的时候,记者看到墙上贴着几张表格。“有26家排污企业需要每月检查一次,44家排污企业需要每季度检查一次。”高波说,正式经过报批的企业基本不敢触碰环保高压线,难就难在那些无名小作坊。根据台账,6月份他们接到群众举报80多起,7月份有60多起。每接到群众举报,他们都要赶到现场开展检查。像这样的小作坊一旦查实,还要进行跟踪、落实,直至群众满意。

在农村有不少未经报批的违法排污小作坊与监管部门打起了“游击”,如何才能发现这些小作坊是查处的关键。目前我市已经建起了农村环保员队伍,近年来不少违法作坊是依靠他们查出来的。“我们将继续发挥基层环保员的作用,同时还将充分发动群众,对身边的污染源来一次大排查。”与环保执法人员一起参加“后督查”的浮桥镇环保助理张锋说。

市环境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已经查封了多家这样的小作坊,今后,将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环境领域执法力度,只要发现一家违法小作坊就会立即查封一家,让农村环境真正得到改善。

原标题:违法排污小作坊与监管部门打“游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察查看更多>污染源查看更多>废水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