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图】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历程、政策环境、盈利模式分析及行业市场前景展望

2015-08-06 08:43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壤污染环保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土壤修复的盈利模式探索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初始阶段技术水平低下,行业规模低水平扩张

国内土壤修复企业虽多,但仅有少数真正具备项目实施的能力,行业发展尚处于较低的初级阶段。很多企业积极开展土壤修复业务主要原因是被该行业初步发展阶段的高收益及低成本所吸引。当前我国土壤修复多数采用转移置换方式,涉及的技术水平很低,因此成本低廉,但隐含的问题是,置换下来的土壤并没有真正经过修复,污染只是被转移而非清除。目前土壤修复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在土壤污染治理政策鼓励以及明确的资金投入刺激下,土壤修复行业收益丰厚。除了毛利率高外,土壤修复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形成这一行业短期内迅速扩张的原因,特别是企业在土壤修复效果和技术指标上受到较少的约束。

土壤修复项目的两种分配模式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修复一般由国土储备局控制管理,即土壤修复项目的分配大权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往往是在环保部确认污染地块之后,由国土储备局组织调查修复后进行拍卖。从政府如何将土壤污染项目分配给修复企业实施修复工程的角度看,常见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招投标模式,另一种是“修复+开发”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目前土壤修复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其次是污染企业和土地开发商,包括产业农业化开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所以财政资金在土壤修复企业的盈利中占有很大比重。然而,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无疑使得行业发展受到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负担影响较大,因此探索土壤修复行业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资金来源的解决办法。

原标题: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历程、政策环境、盈利模式分析及行业市场前景展望【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