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让建筑垃圾成为“城市资源”

2015-08-19 11:03来源:人民政协报关键词:建筑垃圾垃圾围城垃圾综合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提高认识

健全管理体制

完善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

推进产业化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协调,既强化管理,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充分认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把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贯彻落实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予以定位,作为推动城乡建设模式科学转变的重要环节予以谋划,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产值和就业的重要抓手予以布局;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建筑垃圾先减量化排放、再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理念;积极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引导公众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营造公众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和试点项目的推广工作,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建章立制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一是由住建部、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总体规划》,明确资源化利用分阶段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减量化措施;构建包含建筑垃圾产生、分类、运输、再生利用、工程应用等各环节的监管体系;城市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困难问题。二是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相关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分工、职责,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节能减排考核目标,建立责任考核机制。三是健全建筑垃圾运输、处理执法协调制度,由城管执法、公安交管、运输管理、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确保建筑垃圾运输到再生利用处理场所。四是设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建立拆除、运输和处置一体化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投资经营。五是将符合标准的再生产品列入绿色建材推荐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如医院、学校、政府办公楼等)优先采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定其他项目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比例。

不断完善建筑垃圾减排、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扶持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最终实现通过市场化运作达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源头减排约束机制。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进程,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建立既有建筑拆除评估许可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体系,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鼓励建筑垃圾“零排放”,实行排放处置收费制度;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费用纳入工程预算,确保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的合法利益,遏制乱倒乱卸。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财政上,修订完善《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8〕677号),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将建筑垃圾纳入发改委“城市矿产”扶持政策体系,以获得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对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再利用产品给予价格补贴。在税收上,将急需进口的建筑垃圾处置装备及配件纳入国家支持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减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比照高新技术产业,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实施增值税、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在贷款上,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或贴息,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发展和相关项目建设。三是完善法律体系。建议尽快出台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法》;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增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关要求。四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再生产品生产与应用等各环节标准规范,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工法和图集等。五是完善工程弃土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适当调整“禁实限粘”政策,试点利用工程弃土生产固结类免烧建材产品。

从提高建筑垃圾的分选水平、处理能力、再生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稳定性、适用的施工工艺等技术研发环节入手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一是设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装备研发专项,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国家建筑垃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重点支持可移动就地生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技术装备;加强适合国情的成套技术、工艺、装备的集成与开发,将成套装备纳入环保装备目录,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建立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理、再生产品生产、建筑应用等各环节政策及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三是进一步研究工程弃土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时总结各地的成熟技术并推广应用。

国内外经验表明,要真正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一是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延伸产业链,参与建筑垃圾的拆除、分类、收集和运输,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专业化示范企业,发挥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市场引领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划、设计、生产、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组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与自律,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组成员名单

赖明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赵勇九三学社中央副秘书长、参政议政部部长何任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处长杨宏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调研员

董一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高工

陈家珑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中环协建筑垃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原标题:让建筑垃圾成为“城市资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围城查看更多>垃圾综合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