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企业正文

中冶集团:做节能减排的行动者

2015-08-27 13:3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牟思南关键词:节能减排余热回收中冶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炼钢工程中转炉为300吨转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转炉,也是目前全国正在生产的最大转炉,其转炉基础为超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浇筑量1.2万立方米。为了解决转炉设备基础砼浇注温度裂缝控制问题,项目部经过方案论证比对及精心验算,提出采用“跳仓法”施工转炉基础混凝土。与传统的“蓄热法”、“冷凝法”等施工方法相比,“跳仓法”施工不但保障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还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连铸工程中直径30米、深度24米的旋流沉淀池工程,通常情况下采用沉井工艺进行设计与施工,但此处在16米深度时即进入岩石层,因此沉井工艺设计与施工无法实施。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在与设计单位充分研讨的基础上,采用半逆作法进行施工,既将混凝土由上向下浇筑,而非传统的由下向上浇筑,从而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难度最大当属转炉安装。转炉托圈总重265.406吨,转炉炉壳总重281.352吨,倾动装置总重170.023吨,组装后重达700吨,且体积巨大,且安装位置无法用吊车直接吊装到位,且炉前12.2米操作平台,钢柱和基础、钢梁设计未考虑“滑移法”所承受的载荷载。项目部多次商讨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组合法”进行安装,即将两台钢包车连接在一起,在台车上设置支撑架撑住托圈,再将炉体吊至托圈上,同时在耳轴轴承座下方的平台梁上设置圆棒辊杠,通过台车移动和辊杠滚动一次性将转炉炉体、托圈、倾动装置安装到位。这种方法确保了移动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既安全又节省了安装时间,该施工工法后成为国家级施工工法。

该项目还安装了国内首台500吨铸造桥式起重机,也是国内第一次在封闭厂房内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完成500吨铸造桥式起重机的安装。项目部通过合理优化施工方案,自主研发“封闭环境下大型起重机安装工法”,从而确保了行车的成功吊装。该工法可用于各种桥式起重机厂房内安装任务,工期短、质量好,工序交叉作业少,有利地确保了安全,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中难以解决的难题,大大减轻了高空劳动强度,劳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优厚。

污水处理彰显民生责任

自2002年起,中冶集团子公司开始涉足污水处理业务,运营模式从主要以BOT为主,并逐步向BOT、TOT和股权并购等多种模式转变;从以往单一的污水处理项目开发向污水处理、中水供应和污泥处置产业链延伸及供水统筹考虑、同一地区共同开发转变。更加重要的是,中冶集团已经形成了从试验研究开始,到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核心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到专业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循环链。

目前,包括中国恩菲、中冶华天、中冶南方、中冶建设等在内的子公司共拥有污水处理厂投资项目20个,出水处理能力达200万吨/日,其中已投产项目16个,实际总污水处理能力达138.5万吨/日,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亿元。

中冶集团首个污水处理项目——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卫星城污水处理厂是中国恩菲获得的第一个BOT投资项目,市政污水处理一期建设规模4万吨/日,于2003年投入运营;二期建设规模4万吨/日,将于2015年9月竣工通水;中水供应一期建设规模0.5万吨/日,二期扩建规模3万吨/日。

2011年,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恩菲以绿色环保为己任,充分利用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资源优势,结合良乡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申请了《建设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该工程现已完成建设并顺利投产。2012年4月,良乡污水处理厂中水工程开工建设,同年12月竣工,中水待良乡二期竣工后同时投产运行,届时将用于良乡景观河道补水、工业、市政公用以及居民区用水等。

良乡污水处理厂经过污水、中水处理、光伏发电以及污泥处置项目的相继建设,已成为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光伏发电以及污泥处置为一体的环保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并凭借其塑全新循环经济概念,为中冶集团水务业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标题:中冶集团:做节能减排的行动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余热回收查看更多>中冶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