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进入21世纪,亚洲范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中印两个人口大国,东南亚地区首当其冲,成为国际环保机构重点关注的地区。“由于地质和地理因素,东南亚地区属于地震、台风、洪水、火山、干旱、火灾和海啸等气候和自然灾害多发地带,如今,这些灾害越发频繁和严重。并且,同处一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了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如空气和水的污染、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跨国界烟霾污染。”2009年东盟秘书处发布的第四次《东盟环境报告》再次引发学界对东南亚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东南亚区域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现有治理模式的困境,以APP事件为例来考察东南亚区域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问题,并总结这种治理结构变革带来的新经验。
一东南亚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东南亚环境问题根源于西方国家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18世纪以来发端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东南亚成为西方最主要的原料产地之一。二战后的东南亚尽管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家,然而,其作为原料产地的地位没有改变。二战结束以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的面貌,除了资源匮乏的新加坡,东南亚国家大都通过粗放型的自然资源消耗和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加工业来促进国家的工业化,以实现经济的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继“亚洲四小龙”(Four Asian Tigers)之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经济发展异军突起,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亚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带来了东南亚经济的繁荣。然而,这种碳密集型的发展之路,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了东南亚人民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滥伐森林。位于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大片森林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热带雨林,以物种丰富、文化多样、生态和谐而闻名于世,被生态学家称为“天堂雨林”(Paradise Forest),是国际旅行家向往的圣地。然而,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2006年的调查显示: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已经分别失去了72%和60%的原始森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07年发出警告:“从过去五年森林的砍伐率和大面积的棕榈树种植以及生物炼油的投资来估算,位于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的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地区98%的天然热带雨林将在2022年前消失。”由于地处热带的地质条件和地理因素、地少人多的资源分布、增长过快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等诸多因素,东南亚环境破坏的速度和程度都超过了同类地区。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诺曼˙欧文(Norman G.Owen)所言“从长远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将作为东南亚地区自然环境走上灭亡的开端而被载入史册。”
环境问题20世纪末在东南亚国家层面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源于西方的环保理念逐渐成为一种环保主义的世界潮流,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参加了这一会议,也意识到了本地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1976年的东盟巴厘岛峰会一致认为:“环境恶化问题对东盟成员国来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共同的环境合作能更好地解决地区环境问题”。1976年,东盟在马尼拉签署了《自然灾害互勘宣言》(Declaration on Mutual Assistance on Natural Disasters),就环境保护与合作达成初步共识。1981年,第三次东盟经济部长会议达成了旨在保护热带森林的“雅加达共识”,区域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国家的环境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最为典型的当属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然而,从资源开发和出口贸易中获利的利益集团和跨国公司成为环境治理的最大阻力,国家迫切希望改变“后殖民地时代”落后局面的思想又助长了经济发展的粗放型模式。一方面,发达国家及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对东南亚的原材料需求更加旺盛,随着20世纪90年代柬埔寨危机的解决,越南、柬埔寨等东盟新成员国也加入到经济大开发的行列,作为世界上橡胶、棕榈油、优质木材等原材料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国家需要通过相关原料的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缺乏环境治理的资金和技术,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东南亚在环境治理上得不到西方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导致东南亚区域环境恶化局面的这些因素在20世纪末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种过于依赖国家层面的区域环境治理也很难奏效。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环保运动兴起并起到了明显效果,APP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东南亚区域环境治理在民间的兴起源于该地区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压力。东南亚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其恶化趋势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从20世纪末开始,除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和平组织、国际地球之友(FOEI)等国际非政府环保机构陆续开始介入调查,保护原始森林、反对滥伐竹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运动在东南亚兴起。在国际环保组织的推动下,当地人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民间环保NGO崛起,公民社会领域的参与使环保成为一种公民运动,传统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开始受到挑战。环保运动对政府环境治理的不力感到不满,逐渐开始以环保为旗帜倡导政治改革、反对官僚腐败,东南亚多数国家的政治结构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21世纪初也大都发生改变,与公民休戚相关的环保活动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议题。在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下,环境治理进入政治议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立法、执法和行政管理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关于环境治理的社会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独立环保NGO的调查又发现:环境问题的恶化与其背后的商业利益集团有关,NGO又把斗争的矛头又转向了跨国公司,最终形成了国家、NGO、跨国公司等三元为主体的环境治理模式,这就改变了长期以来过于依赖政府的环境治理模式。森林公园的保护、原住民拆迁补偿、环保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政府和企业相应的责任等问题成为公共议题,围绕这些议题,国家、NGO、跨国公司等利益攸关方形成了长期的博弈,其结果是推动了区域环境治理。
二APP事件作为案例的学术意义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20世纪下半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东南亚环境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东南亚环境治理研究的重要文献都出自于欧美学者。荷兰莱顿大学的彼得˙布姆加德(PeterBoomgaard)是东南亚环境问题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曾是多个东南亚环境研究项目的召集人,著有《东南亚环境史》、《东南亚雨水、河流和海洋史》、《泥泞的水域:从历史与当代的角度看东南亚岛屿林业与渔业的管理》等书,布姆加德主要用历史学的方法来考察东南亚地区人与环境的关系,尤为关注当地人的传统知识与西方现代科学在东南亚环境治理中的差异。布姆加德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是最重要的东南亚环境研究史料,其他与东南亚环境治理相关的成果有沃尔弗拉姆˙德雷斯勒(Wolfram Dressler)、罗宾˙罗斯(Robin Roth)的《善治、破坏与矛盾性:新自由主义下的东南亚农村环保治理》,休˙斯皮里(Hugh Speechly)、弗里普˙范˙黑尔登(Flip van Helden)的《东南亚森林治理》,本杰明˙卡索(Benjamin Cashore)、迈克尔˙斯通(Michael W. Stone)的《东南亚森林的挑战与公私政策交互的潜能分析》,洛兰˙伊洛特(Lorraine Elliott)的《东盟和环境治理:重新审视东南亚网状运作的地区主义》等。东盟的成立使东南亚环境治理有了稳定的区域智库,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支持下,东盟专门成立专家小组来负责区域环境问题的调研、规划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定期出版的《东盟环境报告》以及《东盟年度报告》中的环境部分,成为研究该地区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欧美学者和东盟智库影响下,东南亚本土学者也成长起来,其中新加坡学者黎莲卿(Koh Kheng Lian)的区域环境治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她侧重从国际法角度来研究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主要成果有《治理与东盟地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区域环境治理:审视东盟模式》、《东盟环境法、政策与治理》。总体而言,上述研究都意识到了东南亚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的迫切性,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阐述了东南亚环境治理的方法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上述研究中,对于区域环境治理有实质推进作用的个案并不多见,多数学者并没有关注到20世纪末以来东南亚区域治理模式的转型问题。沃尔弗拉姆和罗斯关于东南亚农村环保治理一文,注意到了市场经济在环境治理中的新的角色,但却缺乏更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尝试通过“APP事件”这一个案研究来弥补上述不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现批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开放源扬尘采样技术规范》等4项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环境空气颗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799号建议的答复,提到,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全省纯电动公共汽电车占比97.48%,新增公交车新能源占比100%,新能源公交推广比例全国领先,纯电动巡游出租车占比55.3%。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建成充电桩33.61万个,高速公路服务
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官网发布《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针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涉及了风、光项目。报告指出,未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如一些地区2009年以来,违规批准45户企业在81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中露天采煤,目前已形成2.7万亩的48个巨型深坑
近日,青海省投3×660MW火电项目1号锅炉首次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1号机组正式进入蒸汽吹管阶段。项目锅炉点火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可有效降低锅炉启动能耗,显著提升运行经济性,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有力推动机组经济、环保、高效运行。为确保首次点火“零风险”,桥头发电公司周密部署,
7月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光伏发电项目》的通知。文件提到,光伏发电项目支持范围包括:光伏发电设施作为建筑构件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应用光伏发电的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项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应用类项目;产业园区(经国家、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度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拟确定名单》,共4个园区上榜,分别是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公示时间:2025年7月3日—2025年7月9日,5个工作日。全文如下:根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为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四川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再次征求意见。
7月7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通过项目建设,核心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是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
善水为民,福济蒙东。近日,中国电建参建的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水利工程,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将对推动蒙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用能企
7月2日,广东省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激活土地要素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通知》,要求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通过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调整村庄建设边界、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布局,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科教文体卫以及具有特定选址
7月2日,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隆重开幕。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理事会、国际水协会、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宁环发〔2025〕53号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
7月2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
7月3日,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在天津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并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倡议》,并签署《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联合声明》,为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共识贡献重要成果。黄润秋指出,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共同未来,
日前,中电环保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30.79亿元,其中水处理19.83亿元、固废处理9.34亿元和烟气治理1.62亿元。项目实施周期预计在未来1-3年,核电项目则需3-5年。在水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水环境治理业务,已在国内投资建设或承
7月2日,云南省腾冲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腾冲市人大第三届四次会议分片布置垃圾发电厂及电热解焚烧炉的建议的答复。其中指出,将持续督促指导界头镇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能力,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不断补齐界头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指导有序推
7月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相关文件、《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复核工作方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等4项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当哈萨克斯坦的雪山融水与成都都江堰的岷江清流在数字大屏上同频闪烁,一场跨越丝路的绿色对话正在上演……近日,四川省邀请中亚国家优秀大学生开启访川之旅,由26名中亚优秀大学生组成的“丝路生态观察团”6月30日下午受邀走进中国铁工投资集团运营的成都市都江堰蒲阳污水处理厂。全流程透明:污水变
时间:2026年4月23-25日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6号)指导支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协办单位:天津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广东省市容环境
6月28日,元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举行点火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也为元阳县生活垃圾处理翻开绿色、高效的全新篇章。在点火仪式现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员、项目建设单位代表、行业专家等齐聚一堂。随着启动指令下达,现场掌声雷动,点火装置顺利启动,熊熊火焰燃起,这不仅代表着焚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7月1日,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按规定优先接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5年5月26日至28日陆续进驻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以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于近日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各督察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5年5月26日至28日陆续进驻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以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于近日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各督察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一、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近日联合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挑战与机遇。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发布的《2025年促进有效能源转型》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复杂议题的机会。该报告分析了118个国家的能源转型指数(EnergyTransitionIndex,ETI),还探讨了各地区在推进能
6月22日,甘肃省通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甘肃省通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甘肃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4年2月28日向我省反馈了督察意见,并将督察发现的5件生态环境损害责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印发实施后的首批督察。各督察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既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等流域性、整体性、共性问题,也注重结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印发实施后的首批督察。各督察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既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等流域性、整体性、共性问题,也注重结
作者:于博旭1nbsp;韩瑞2刘倩1廖志荣1巨星1徐超1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发电厂引用本文:于博旭,韩瑞,刘倩,等.耦合火电厂灵活改造的卡诺电池储能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4):1461-1470.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
宁夏地处西北生态过渡带,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电网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工作面临气候干旱、土壤条件差等挑战。宁夏电力经研院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过程监管、深化技术创新等举措提升电网环保水保管理质效,探寻解决方案——6月11日,宁夏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环保专责豆利龙来到750千伏天都山输变电工程某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