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报道正文

深圳线上线下全面推广垃圾分类 福田区垃圾分类和减量初见成效

2015-09-22 16:18来源:深圳商报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宣传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推广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工作,福田区采取传统宣传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到目前,线上参与人数达3000人,互动400次,发表垃圾减量分类意见和评论42篇,更新宣传内容新闻150条,线下共印制圾分类减量宣传小折页350000份,制作垃圾分类展板100套,横幅100条,分类宣传标贴500份,宣传小礼品3000份,资源回收桶500个,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充分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创建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网络平台。为了让更多居民更便捷地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福田区创建了垃圾分类网络宣传平台,网站利用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分类知识测评、专题报道、多媒体视频影音等提高居民对垃圾减量分类的认识,为了更贴合居民的生活习惯,福田区建立了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将微信公众号和网络宣传平台相结合,按街道创建了微信群,将社区工作站、物业小区相关负责人纳入微信群,通过群效应,提升垃圾分类减量公众号的关注度。截至目前,福田区10个街道微信群纳入人数700人次,垃圾分类减量公众号关注人数超过5000人次。通过定期在公共账号上发布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垃圾分类最新工作动态,让居民深入广泛地了解垃圾分类,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

打造线下垃圾分类体验馆。为了让居民更形象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提高居民参与,福田区选取部分小区建立垃圾分类体验馆,将传统宣传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体验馆在设计中按实际使用的需要;为了让更多居民体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福田区购买了5台垃圾分类减量流动式体验机。在体验机上,居民不仅可以自主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了解最新的垃圾分类工作动态,还可以通过玩机器上预置的垃圾分类游戏巩固垃圾分类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以点到面逐步推广

可回收、有害垃圾分类模式

为了解决辖区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福田区结合辖区实际工作情况,采用以点到面方式逐步推广,致力探索一条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可复制垃圾分类模式。此外,为了做好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情况,福田区委托专业公司到各试点小区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并对各单位开展情况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工作有序进行。

开展“资源回收日”进社区活动。今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从6月份开始,福田区开展第一批资源回收日试点工作,每个街道办事处各选取1个试点小区,通过每周六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主动申报加入资源回收日试点的小区达到93个,实现每个社区均有试点小区参与资源回收日活动。截至9月初,共开展91场活动,参与户数达到10789户。其中,当日回收废金属2115.58千克、废纸21081.85千克、废塑料2585.01千克和废玻璃3888.6千克。

全面推进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按照市政要求,福田区制定了《福田区开展废电池、荧光灯管分类收集处理工作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此项工作。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深入到各小区调研废旧电池产生量情况,根据各个小区废旧电池产生实际情况,在兼顾便于居民投放、收运方便的原则下,为全区住宅小区统一配送废旧电池回收箱,截止到目前,共计发放6500多个,全区废电池箱配置率达到95%以上。经统计,上半年,共收集废旧电池33吨,平均5.5吨/月。

为及时收集废旧电池,福田区城管局引进有资质的专业公司,组建4组收运小分队,充分利用网络统计平台及微信群,及时上门收运,对于超过24小时没有上门收集,用户可到网络平台投诉。同时,区分类办每月分片区对小区投放点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通过物业、专业公司、城管局三级核量方式对收运废电池量进行统计,按月上报到相关部门。

倒垃圾用上物联网

探索分类app云统计模式

福田区滨河新村,有个孩子在一台2米高的大屏幕前点来点去,原来他在把屏幕上的“果皮”往“厨余垃圾”的图标里拖。介绍人邓先生说,这是运用物联网技术的人机交互终端设备,教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给居民垃圾分类排名,可以兑换奖品。

邓先生在演示中调出了数据界面,界面显示了该小区倒垃圾次数排名前五的用户。据介绍,该小区每户居民都有一张实名“家园卡”,倒垃圾时顺手在数字垃圾桶上一刷,采用了物联网技术的小区内部通讯网络,就能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终端设备上。

目前,福田区正积极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引入高科技手段,率先在滨河新村、新荔红村住宅区探索出居民参与实时统计、投放信息同步推送、数字化统计难点各个击破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2015年福田进一步加大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探索力度,在前期成功的试点上,再选取部分小做为试点,引入计量称重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办法,创建APP云储存,居民下载APP注册后,会自动获得一个独享的二维码,每次投放垃圾后进行扫码,系统便会自动统计出居民个人信息和分类投放的重量,并根投放情况给予居民相应的积分,居民定期通过APP将积分换奖励,同时后台系统还会自己识别投放点的垃圾量是否达到上限值,并推送信息给管理处及时清运垃圾。

目前该模式已进入调试阶段。

原标题:线上线下全面推广垃圾分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可回收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