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产业】煤制烯烃离过剩有多远?从供需说起

2015-10-10 13:53来源:化化网煤化工微信关键词:煤化工煤制烯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产能投放预测:未来3~5年内投产的烯烃产能以煤基为主,预计2020年在建产能将实现完全达产,届时中国的烯烃进口依赖度将降至20%左右,受能源格局及资源禀赋影响,进口需求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未来我国烯烃市场可能面临一定过剩风险。

目前烯烃产品仍处于进口替代阶段,尤其是聚乙烯、聚丙烯进口依赖度仍较高,前期石油价格保持高位致使石油基路线制烯烃经济性不高,而煤炭产能过剩严重、煤价持续低迷、煤制烯烃技术不断成熟、政府出台鼓励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的政策等一系列外部因素致使煤企上马煤化工项目的动力不断增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投产煤及甲醇制烯烃产能合计506万吨,约占当期烯烃总产能的12%,而十年前,煤制烯烃占产能的比重几乎为零。从目前在建的烯烃产能看,2015~2018年主要投产的煤及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等技术路线将成为烯烃产能增长的主要来源。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石油价格加速下行、石油基烯烃经济性有所增加,未来不排除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上马石油基烯烃产能的可能性,但考虑到项目建设周期需3~5年时间,短期内新增烯烃产能的投放仍将以煤及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为主。

截至2014年底,中国煤及甲醇制烯烃在建产能合计2119万吨,这些产能将在2015~2018年间投产。按目前各项目规划的投产安排看,截至2018年底,中国烯烃产能将达到7352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将由2014年底的12%增至35%左右,而按2014年中国烯烃表观需求量6394万吨、年均增速7%计算,到2018年中国烯烃表观需求量为8381万吨,按9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估算,届时中国烯烃的对外依存度将降至20%左右。当然,受技术磨合及审批进度影响,煤制烯烃的投产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但保守估计到2020年底,在建项目将实现完全达产。受制于能源格局及资源禀赋限制,未来通过技术提升压缩国内乙烯成本水平的空间相对有限,中国石油基、煤基烯烃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高,国际低成本乙烯及下游衍生品产能将持续维持净输出状态,而中国的烯烃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一定的净进口规模(2010年至今进口烯烃价格平均比国内价格低15%~20%左右),届时烯烃产业可能面临一定的过剩风险。

文/ 中债资信煤炭行业研究团队

原标题:煤制烯烃离过剩有多远?从供需说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烯烃查看更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