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行业研究】从供需角度看环保产业盈利能力变化

2015-10-13 08:40来源:长江环保关键词:垃圾焚烧项目环保企业绿色动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保行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包括技术要素、人员要素、资本要素、关系要素这几方面。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技术要素、人员要素这两个可能在别的行业形成核心壁垒的要素,对于环保行业而言并没形成较高的辨识度,对于环保公司的供给能力也没形成明显的约束。那剩下的就是资本要素和关系要素。这两个里面,关系要素对于公司之间形成明显辨识,能搞定关系的相比不能搞定的更容易拿到优质订单,但我们理解关系要素更能代表的是订单的分配,并不能代表“产能”的概念。更接近行业“产能”概念的我们认为是资本要素,因为做环保往往需要企业来投资,企业是否有能力投资是能否构成有效供给的关键,这也是过去很多环保企业融资后能够迅速发展的关键。

那我们为什么说过去供给有明显的增长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资本对于环保产业关注度提高带来的行业投入增加;第二个原因是过去两年资产泡沫带来环保公司低成本融资获取能力明显增强,这种资本的获取能力不仅仅是二级市场大面积的并购融资,新三板、甚至一级市场上市公司高价(低成本)融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种低成本的融资获取后必定带来的是行业资本要素供给的爆棚。企业在获取这些低成本资金后,资本对于企业也形成一定绑架,企业为了完成对于资本的回报(业绩对赌及承诺)以及维持自己低成本融资(高市值)的优势,必定加速抢项目圈地,这也导致过去很多企业底价拿单,甚至有些支付手段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工程项目也被企业争抢,简单的说过去很多企业在获取廉价资本后,在战略上走了一条用资产负债表换取行业地位及利润表的路径。而以同质化资本要素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带来行业盈利能力的降低。

而此刻,随着资产价格(二级市场、新三板、一级市场)的下跌,供给层面低成本融资的可获取性严重被削弱,资本要素变得并不廉价,必然对之前低价资本驱动的逻辑形成影响。

此时,我们认为行业可能存在三种变化:

(1)资本稀缺逻辑:低成本资本获取并不容易,部分公司相对激进的战略可能会有一定收缩,那么有资本的企业或者是能获取资本的企业必然优势明显,这就是我们过去推碧水源和津膜科技的逻辑;

(2)BIG BATH逻辑:当很多企业因股价下跌后可能短期内不再考虑融资,战略上可能会收缩自己财务报表。环保行业过去的确存在不少资产负债表换利润表的情况,如果短期内不考虑融资,这些企业战略上可能考虑big bath,这和2011~2012年创业板压业绩相似。

(3)模式创新逻辑:很多企业还是要发展,如果不能通过二级市场融资,那只能通过别的方式突破资金瓶颈,这也是我们推荐公司的第三个逻辑,看好下半年行业的模式创新,短期内我们最看好的是PPP模式,这也是我们推博世科的主要逻辑。

原标题:环保行业供给研究:从供需角度看环保产业盈利能力变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项目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绿色动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