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报道正文

积极应对碳约束--发电集团的战略选择

2015-10-14 08:34来源:电厂运营分析之道微信作者:高明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中电投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激活碳市场的前提是流动性

记者:您认为我国碳市场建立过程中应该借鉴国际碳市场哪些经验教训?有哪些地方还有待改选?

韩曙东:在国内碳市场建设过程当中,实际上已经吸纳了国际碳市场的经验和教训.考虑了碳市场建设的可行性、可能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些政策,包括政府预留一部分配额作为调控.配额分配方案的选择问题等。从国际碳市场来说,没有成功经验只有失败教训.没有一个碳市场真正意义上是成功的。只有通过市场来检验哪种好、哪种不好。

比如配额分配方案.我国不是简单采用历史法或者基准法,有的采用了“历史基准法”,有的采用了“基准历史法”,结合两种配额分配方案的优缺点,既考虑落后企业又考虑先进企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国实际上已经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做一些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目前试点中只有广东省规定,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企业需参与拍卖以解冻免费配额,2013年度有偿发放配额比例为3%,共0.29亿吨。也就是说,这3%的配额如果不拍下的话.剩下的97%不能进行交易.当然这97%用于履约没问题.只是不能谋利而已。现在已完成了三次配额拍卖,拍卖底价是60元/吨,成交约800多万吨,目前履约期将至.还有大部分配额没有卖出去,还有约140家企业没有购买。所以,这个政策可能要调整,如果不调整的话对前期比较积极的企业就是一种打击,实际上并不合理。

我们集团在广东只有一个燃机项目。根据广东省的配额分配方案.由于是新能源项目,配额相对偏多一些。

对于企业来说假如97%已经够用,这时就要做个判断,如果多1%的话,是不是要购买那3%?企业肯定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因为再买3%,未来还要卖掉4%。假如这3%一共3吨,每吨20块钱买进的,一共60块钱,最后要卖4吨,那么每吨不能低于15块钱,如果低于15块钱就亏了。可是未来价格一定会涨那么多吗?或者一定不会降那么多吗?企业会做这种风险评估,认为不划算就不会去买。如果作为企业可能不愿意参与拍卖,因为没必要承担这种风险。

比如湖北开市20元/吨.它的交易会非常踊跃,因为价格定得相对偏低,大家觉得有操作的空间。我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必须要有流动性,并不一定流动性越多越好,但必须有流动性,碳市场才有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一开始应该定一个相对偏低的价格,这本身就是一个指导价格,它不应该是政府主导,只是一开始没有价格的时候市场给大家一个期望值。这个希望值一开始定得越低越好,流动性上来之后能迅速地让市场接近它的真正价值.而价格定得很高的时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去坚持,因为它往下走的时候会打击很多投资者的信心。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去交易,因为他觉得开始定价高,未来是走下的趋势.所以不会去交易。

记者:要让碳市场活跃起来。您认为什最重要?

这个市场应该允许更多的参与方进来,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只有资金介入进来以后。市场流动性才能起来,如果仅仅是履约企业的话.大多数企业是求稳的,不愿意冒风险,而金融机构的直接目标是赢利的.它自然就会推动流动性。有人担心会产生投机行为,其实金融机构追求回报,它更多的还是投资行为,不是投机行为,它的投资行为相对来说是比较理性的。现在没有资金的介人,政府发的是什么?没有给企业发钱,是发粮票,然而最终只有钱才能使整个市场滚动起来。这个钱从哪里来?从金融机构来是最合理的,比从投机分子、投机商那来更稳妥一些,所以建议优先打通金融机构进入的渠道.让市场活跃起来。只有资金介入进来以后,配额才可以滚动起来。现在企业配额多也不卖,为什么?因为不知道未来价格走势,还不如不承担风险,观望一下再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中电投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