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据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数据显示,宿松县湿地面积达71059.19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104.18万公顷的6.82%,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其中,华阳河湖群湿地包含三湖(黄湖、大官湖、龙感湖)两河(二郎河、凉亭河)流域,总面积为50496公顷。一直以来,宿松县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积极督促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湿地生态进行保护,力促投资近5亿元的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守护”湖群湿地,让“宿松之肾”更强健。
“最美”需要呵护
水是宿松之根,江河湖泊是宿松之魂。华阳河湖群湿地良好的生态、丰富的物种是大自然赋予宿松人民“最美”的风景和宝贵财富。湿地西起宿松县界,与湖北省黄梅县的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东至螺蛳咀,与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南起华阳河农场程营开荒队三岔港渡口,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一江之隔;北至双墩岭。华阳河湖群湿地湖泊生态系统以草型生态系统为主,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曾经达80%以上。丰富的植被孕育了105种浮游动物,71种底栖动物,310种脊椎动物(占安徽省脊椎动物种数的48%)。其中鱼类89种,分别占长江中下游湖泊和安徽省鱼类种数的45%和70%, 有12种长江水系特有鱼类和42种江湖洄游性鱼类。华阳河湖群湿地也是鸟类的天堂,共有鸟类156种,其中水鸟82种,分别占我国和安徽省水鸟种数的30%、74%,鸟类的总数超过15万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14种鸟类列入IUCN极危、濒危、近危、易危受威胁等级。华阳河湖群湿地还是白鹤、东方白鹳等重要物种迁徙停歇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护和恢复湖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有效发挥湿地效益,保护湿地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对湖群湿地进行保护迫在眉睫。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新设立“宿松华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关于同意安庆沿江水禽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更名的批复》(皖政秘[2013]231号)),保护区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可持续利用为一体。
“守护”刻不容缓
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往往要付出代价。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数湖泊被承包直接利用,而对承包的管理不科学导致生态系统遭到很大的破坏。两年前,宿松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的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指出,宿松县湖泊型湿地生态环境被破碎化,湖泊养殖种类与密度不合理。具体表现为,部分水域植物种类趋向于单一化,有的湖泊底部已呈现“荒漠化”;湖泊局部水域富营养化严重,湖底腐殖质过多使湿地食物链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泊相继建闸以及水产养殖业发展等行为,使江、湖水体连通性变差。等等这些现象,为宿松人民敲响了警钟,时刻提醒我们曾经的“最美”将会成为历史,“守护”刻不容缓!
发展是硬道理,仅靠设立保护区力度显然不够。华阳河湖群三湖两河流域湿地,涉及19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68887户农户。湖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与宿松县84万人口息息相关。由于受到县级财力不足的制约,湖群湿地内交通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交通道路等级较低,不成网,生活配套设施欠缺,总体硬件环境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经导致了湿地的严重萎缩和生态退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并直接威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为改善宿松县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促进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宿松县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县政府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一些重要地区抢救性实施保护和恢复工程,尽快改变局部生态环境,缓解由于湿地的退化导致的生态问题,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
5亿元“健康”湿地生态
宿松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广泛听取社情民意,邀请国内外专家充分调研论证,编制了《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并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进行申报。该项目于当年列入2013年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第二批计划(发改外资〔2013〕1602号),2014年4月通过专家组对项目的论证、评审,2014年6月通过环评,2015年9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期间,沙特基金会专家达力兰、科瓦特于2015年3月和8月,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项目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拟建华阳河湖群三湖(黄湖、大官湖、龙感湖)两河(二郎河、凉亭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湖群周边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区共建及能力建设等。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工程总投资为49417.69万元,资源来源为申请沙特政府贷款3000万美元,其余建设资金由单位自筹。目前,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正在抓紧进行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大连市石灰石矿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矿山综合修复(生态护坡工程)EPC中标结果公示,项目由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华岩工程技术(大连)有限公司中标,投标报价约为23147.55万元,公示如下:
1月20日,湖北长阳清江流域综合治理及产业发展(EOD)项目-清江流域生态修复与管理提升项目渔峡口清江伴峡两岸生态提升及温泉度假区建设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移建设有限公司、湖北嵘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报价
近日,光大绿色环保旗下光大生态修复(江苏)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两项环境治理项目,分别为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临港产业区20个工业企业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二标段)(以下简称“灌云县临港产业区项目(二标段)”)、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受控(简易)填埋场长效管控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苏州七都填埋场服务
近日,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肯尼亚内罗毕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中标金额约33亿元。肯尼亚内罗毕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由肯尼亚政府投资建设,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的重要成果。项目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工程内容包括污水主管和污水厂建设水源恢复和保护、雨洪治理、固体垃圾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
1月8日,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招标计划发布。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主要实施5个子项目:现代渔业综合产业园区项目、海水养殖绿色工厂建设项目、涛雒镇北部片区生态养殖供水项目、涛雒镇域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海水养殖尾水集中处理项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修正)》,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情如下: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年11月25日四川省第十
12月16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加强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到2028年底,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力争持证在产生产规模为大型的矿山95%以上、中型的矿山85%以上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主要目标,到2028年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新建、改扩建、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协议签订率不低于80%;持证在产(证照合法有效;近3年内正常生产,每年累计生产不低于6个月、当
12月5日,承德县建龙100MW“林光储能+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光伏电池组件三期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近两年环保行业竞争激烈,整个环保市场出现下滑现象,许多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在这样的“困局”中,有些企业仍能杀出重围,做出亮眼成绩,葛洲坝生态环保就是这样一例。葛洲坝集团成立葛洲坝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旨在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拓环保工程新领域,助力“美
近日,由中节能铁汉所属铁汉环保承建的合江县洗网滩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及生态价值实现项目一期工程(下称项目)经项目竣工验收组综合核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是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民生实事系列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污水管网收集工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其中提出,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实施差别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政策。“双重”“三北”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含参照相关政策执行的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
四川省司法厅就《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24年3月8日至4月8日。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大同人大发布《大同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修复及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大同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拟于8月提请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为了使法规更加完善,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8月24日前将修改意见和
6月21日,盘山县芦苇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项目中标公告发布,盘山县国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55730286.3万元,工期为154天。项目主要建设芦苇湿地保护和河蟹养殖产业基地21.0655万亩。1、项目区内沟渠清淤疏浚工程与清障工程,主要是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将沟渠、苇田内淤泥
6月16日,盘山县芦苇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第一中标候选人为盘山县国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55730286.3元。项目主要建设芦苇湿地保护和河蟹养殖产业基地21.0655万亩。1、项目区内沟渠清淤疏浚工程与清障工程,主要是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将沟渠、苇田内淤泥、砂
5月25日,辽宁省盘山县芦苇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项目启动招标。本招标项目盘山县芦苇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项目已由盘山县行政审批局(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以[关于盘山县芦苇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盘县行批字[2021]266号(批文名称
2021年12月,河南省委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开封市发现,开封市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推进不力,湿地保护规定落实不到位,日常监管缺失,违规问题多发,生态环境隐患突出。一、基本情况黄河滩区及湿地保护区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2021年9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东发现,山东省一些地市部分湿地公园管理混乱,保护规划得不到落实,建而不管、保护不力现象普遍,违规侵占湿地问题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下达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2021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四川省3个项目进入计划,项目总投资1.7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3亿元。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2月1日,余姚市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环四明湖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一期)招标,本次招标建安工程造价为3916.95万元,施工总工期540日历天,12月20日开标,详情如下:
7月9日,钦江流域(灵山县檀圩镇至陆屋镇)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公开招标,项目估算价1614.294273万元,招标人灵山县荔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在三隆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及河滨生态护岸工程,其中,尾水人工湿地工程为在三隆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下游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以及生态环境共性问题,也找准各省(市)突出问题。各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南部,有一条河孕育着丰饶的天山北坡,她的名字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巡逻者”——玛纳斯。玛纳斯河流域的主要径流水源为高山区的冰雪融水与上游的降水,最大支流为清水河。而玛纳斯河流经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乌
2021年12月,河南省委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开封市发现,开封市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推进不力,湿地保护规定落实不到位,日常监管缺失,违规问题多发,生态环境隐患突出。一、基本情况黄河滩区及湿地保护区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2021年9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东发现,山东省一些地市部分湿地公园管理混乱,保护规划得不到落实,建而不管、保护不力现象普遍,违规侵占湿地问题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下达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2021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四川省3个项目进入计划,项目总投资1.7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3亿元。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用于指导各地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指南》制定的背景、原则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4月22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焦作孟州市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开展督察。督察组发现,在保护区核心区内,存在企业违法建设经营水产养殖项目长达8年,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对于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默许纵容,监管不力,失职失责。
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在水环境治理和修复中的大量应用,尤其是在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微污染水体净化、农田退水及类似低浓度废水的净化处理方面。为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促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指导各地做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基础上,于今年4月份发布了《关于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1〕173号)(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人工湿地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应用。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旨在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促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指导各地做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相关工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