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深度】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百年历炼——反思、建议与期望

2015-11-13 14:26来源:仪器信息网作者:蒋士强关键词:科学仪器雪迪龙莱伯泰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振兴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建议和期望

(1)综合“互联网十”和“工业4.0”等模式,是科学仪器产业振兴之路。

请准许我老夫聊发几句少言狂。我越来越感到当今的经济学家、金融家总是运用常人不易理解的深奥而华丽的辞句,说出带有玄学的理论,弄得人们不知所云,不知所措。馬化腾提出“互联网+”、阿里研究院提出“互联网是中国经济新引擎”,对此,我直白的理解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而工业4.0的核心是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4次工业革命,有人称为之继工业3.0“自动化生产”之后,进入“定制化生产”。我建议科学仪器企业应吸取上述两者或更前沿的“新硬件时代”和更切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制造强国2025”的共同点,即将信息技术等和制造业进行融合,及时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将互联网作为新工具、新催化剂、新模式改造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管理、销售、服务。

(2)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运作这对孪生兄弟同时运用,是振兴科仪产业和企业的最佳运作。

科技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产业和产品,所以创新是产业之源,但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产业、企业就无法生存和振兴。从诺贝尔、爱迪生、贝尔,到我们科仪界很熟悉的perkinElmer、Mettler-Toledo、贝克曼-库尔特、布鲁克-道尔顿等,都是以科技创新起家,自身或借助于他人在金融资本运作下兴旺发达。

我想到天美的劳逸强先生、天瑞的刘博士、莱伯泰科的胡博士、聚光的王博士-姚博士的组合、东西的李博士、禾信的周博士、雪迪龙的敖总等一大批新兴的企业和掌门人大都如此。当然随着科技和金融业飞速发展,一身具有双重奇才的较难了,据说美国已兴起由一批乔布斯所说具有异类思维的、分散在大学、自家车库和孵化器中的创客群体,将引领科技创新;企业和风投只是“推手”、“买家”,慧眼择优选取创客的“怪成果”,进行孵化、养大,形成新产品和巨大市场。这也许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手法和路径呢!

(3)模仿只能是暂时的求生之路,创新才是永生之道,跟风更要不得。

一事有人成功了,即有众人跟进、成热风,接着是泛滥,泛滥致烂,这种哪里火就去哪里,什么热门就干什么,决不是发展之路。传承不是守旧,而是不断从传承中得到启示和考验,不断地提升产品性能。欧美和日本的历史远不如我国久远,但它们看重各方面的传承,从传承中得到启示和考验,不断地提升产品性能,创立出著名的品牌。

就新兴的科学仪器产业而言,欧美和日本就有数十年、甚至百年老店,如去贝克曼公司,陈列室之首就是贝克曼先生当年用木头做外壳的测苹果的酸度计;在德国的lKA公司门口可见到数十年前生产,照样能运行的的氧弹热量计和粉碎机;在一家公司见到数十年前开发成功并一直带电运行的摇床(振荡器),凯氏或杜馬斯氏法定氮/蛋白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柱后衍生加印三酮显色法测定的氨基酸,这些机理一百多年和数十年前即已创立,福斯、布奇和日立等公司传承其机理而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升和推出新产品,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4)期望科学仪器创业者克服浮躁,要用跑马拉松的毅力去创业。

欧美、尤其德国的企业家,具有坚韧的毅力,把产品做到极致,令人赞叹。众所周知的例子是德国刀具和那家百年不衰的锅的生产厂家。我很赞赏一位马拉松爱好者的感言:世界这么大,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体会,四十二点几公里,每一步只前进约四万分之一,毅力决定最终成功。我国科学仪器创业者太需要这种精神了。

以上是依据朱良漪等老先生遗留下来的一点史料和学界、业界朋友们提供的材料撰写的,有些观点很可能不妥,甚至可谓“老夫聊发少年狂”,故敬请听者和阅者斧正。

蒋士强撰写于2015年11月8日

原标题: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百年历炼——反思、建议与期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学仪器查看更多>雪迪龙查看更多>莱伯泰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