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是首次发现紫色泥田缺锌。上世纪70年代中期,湘南衡阳等地区许多紫泥田,水稻出现与“坐秋”完全不同的“僵苗”现象。经过多地现场考察,土壤、植株取样分析,证明为水稻缺锌所致。
从1981年开始,刘更另带领科研团队蹲点三年,在衡阳地区衡南县等典型紫色泥田、灰泥田等布置大量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肯定了水稻“僵苗”是由土壤缺锌引起的。每亩施硫酸锌1000克,可增产稻谷50千克以上,在衡阳地区推广,当年增产稻谷460多万千克。1982年在衡阳地区示范推广20多万亩,增产稻谷1670多万千克,1983年又在衡阳、零陵、邵阳等三个地区扩大示范推广,仅衡阳一个地区统计推广55万亩,估计增产稻谷8500多万千克。
四是首次发现常宁砷毒田。上世纪70年代末,刘更另兼任衡阳地区主管农业副组长,与衡阳地区领导一同在湖南常宁县考察,发现大片水稻田严重干旱,禾苗生长很差,可是农民不浇水,后来才知道这种田绝对不能浇水,也不能施用有机肥,否则颗粒无收。
刘更另带领科研团队,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常宁县农民称作“冒禾洞”水稻为土壤中的砷中毒所致。根据25个点取样分析,该地区土壤中含砷量高达2000mg/kg,超过世界土壤平均含砷量的400倍。这一现象是书本上从来没有讨论过的。
刘更另开始研究砷化物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找到了改良“砷毒田”的有效措施——首先要保证植物养分,特别是钾肥的供应,大量施用火土灰和起垄栽培法都能提高砷毒田的水稻产量。这为农业防治“砷”污染找到了新途径。这项结果多次被国际同行引用,并编入我国大学教科书。也成为21世纪我国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要理论依据。
五是首次发现次生植被的演变规律。80年代初,开发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建立巩固的农、林、牧业基地,无论是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就是要迅速恢复红壤丘陵植被,增加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大面积水土流失和旱、涝、冷、热等自然灾害,预防南方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沙漠”。
1981年开始,刘更另在湖南祁阳新征130余亩裸露荒山并修建围墙,1982年建立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次生植被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试验,先后布置系列长期定位观测区,探索红壤裸露荒山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数量变化和群落演变的规律。
经过16年的定位试验,发现南方红黄壤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在裸露荒地、过度放牧的草地上只要排除人为破坏,植被能迅速恢复。在长期定位监测的基础上,他惊喜地发现了红壤裸露丘陵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种类、数量变化和“草—灌—乔”植物群落演变的规律性。同时,针对红壤地区季节性干旱的特点,创造出“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蓄水”的办法,把春夏季(4~6月)雨水滞留在深层次土壤中,待到旱季(8~9月)利用,取得明显效果。
刘更另建立的“南方次生植被恢复理论”被大面积推广应用,生态迅速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目前,国家“退耕还林”重大项目广泛应用这一模式,并取得重大社会、生态效应。
情牵“三农”
1977年3月,刘更另完成世界名著尤˙李比希的《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翻译工作,于1982年12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所阐明的许多农业化学科学理论问题,对中国农业、农业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更另应用尤˙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理论,对我国农业化学进行基础性研究。他先后在湖南祁阳布置了“水稻阴离子试验”“水稻种植制度试验”“水田氮磷钾综合因子试验”等一系列的长期定位试验。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主持在全国建立了包括南方红土、东北黑土、西北黄土、新疆荒漠土等在内的9个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长期监测实验基地。
目前,这些不同土壤气候带上的多因素长期定位试验,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回答了世界上很多农业化学不能回答的问题,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它将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也是我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此外,刘更另还科学应用南北温差光照气候差异,决策宏观农作物布局。
在长期实践中,刘更另充分了解到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地带的特性。这个地区无霜期长,冬季气温高,蒸发量小,土壤中含水量高,利用冬春季的光热水分条件,可以发展油菜,豆类、大小麦,饲料和绿肥等等。为此,他带领科研团队,从1986年开始跟世界畜牧业发达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创我国“南方种草养畜”先河。从1986年开始到2002年整整16年,引进澳大利亚等国内外牧草品种340多个,选择适合南方种植的牧草品种16个,引进鲁西黄牛、马头山羊等草食动物,建立南方道县、江永、衡阳等万亩草食动物示范基地,开创了中国南方与澳大利亚畜牧业合作的新纪元。
在长期试验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和南北气候差异比较,刘更另就北方农作物宏观决策布局提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性思路——根据自然资源特点来调整作物布局,利用西北、内蒙古日照好、温差大、空气湿度适中来发展籽实植物、纤维植物和油料植物。为此,他完成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科学建设新疆棉区”,实践了他的科学思想。
刘更另站在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科学及农业宏观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从1988年开始,参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1990年开始,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山区研究室》和《河北省燕山科学实验站》。此前,他的考察踪迹遍布祖国的武陵山区、秦岭山区、燕山山区等各个主要山区,为山区农业发展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撰写了“农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水、水资源、农业节水”等论文,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河北省迁西、迁安等山区开发与节水农业取得重大突破,200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为他颁发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
纵观刘更另的人生,追求科学、探索科学、发展科学、献身科学是他学术成长中近乎唯一的奋斗目标。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在平常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研究解决生产问题,为我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抓生产问题,做基础工作,用先进手段,攻薄弱环节,得综合成果,出专门人才”的名言,成为引领年轻科技工作者科研创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秦道珠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副研究员,黄晶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助理研究员)
①1964年,刘更另(中)与陈永安(左)、吴大伦在湖南祁阳官山坪试验基地田间合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电股份”)发布“创新赋能生态治理绿色引领时代新篇”为题的报道。据悉,通过构建全周期生态治理体系、打造“新能源+”与绿色氢基能源双轨生态圈、建设智慧化能源安全矩阵等创新举措,实现全年生态环保零事件目标,探索出一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
亚洲旗舰环保展——开启资源化新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行业迎来快速发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统一部署,2023年7月17日至10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第四巡视组对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2023年10月31日,巡视组向中国电建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一、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
一、背景“环境与发展论坛”是2005年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创办,前六届为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环境保护部主办,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第七届以后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是中华环保联合会创会品牌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四川省发改委、工信厅、生态环境厅等6部门联合发布《四川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立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建
近日,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与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公告,中原环保与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发展管道系统工程、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污泥处理处置等业务。合资公司名称拟定为中原聚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最终名称以工商行政
重庆市璧山区重庆市璧山区2024年度全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服务公示发布,预算金额1684.48万元,拟定供应商为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详情如下:一、项目信息采购人:重庆市璧山区城市管理局项目名称:2024年度全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服务拟采购的货物或服务的说明: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拟采购的货物
5月20日,浙江双林环境、吉林双元环保发布可能被终止股票挂牌暨停牌进展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挂牌的原因:吉林双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元环保未能在2024年4月30日前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第三章强制终止挂牌第十七
过去浓烟滚滚的化工厂,华丽变身成为市民打卡的城市“绿肺”,低碳绿色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再获国家级殊荣,成为首批23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之一。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城市绿心项目成为北京市辖区内唯一入选案例。城市绿心地处“一带一轴”交汇处,2020年开园
2024年3月13日,重庆中渝电镀有限公司原址场地及影响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工程总投资额1379.92万元,本项目合同估算金额1054.76万元,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772平方米,建设规模为土壤开挖、场内短驳29055立方米,污染土壤外运至水泥厂处置9592吨,桩板挡墙588.9立方米,场地清表及外运
3月15日,衡阳三塘化工厂片区土地污染治理(南华大学创新创业基地)EOD开发建设项目一期(原万峰化工、宝丰化工、宏翔化工三家企业遗留废渣及污染土壤治理项目)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湖南凯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7261.497535万元,工期360天。招标人为衡阳弘湘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3年11月24日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7月2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与其相关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活动,并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协同治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23年7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
“世界各国一定程度上都拥有自己的风、光资源,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都有机会去‘风光风光’,谁能够抢先抓住这样的机遇,取决于谁能够率先建成大规模稳定的新能源技术体系。”4月22日,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经济
《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于2023年3月30日获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将自7月1日起实施。全文如下: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3月30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攀枝花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以防、控、治、管为主要手段,切实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环境,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全文如下:攀枝花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攀枝花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
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中标武汉长江新区土壤修复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土壤资源安全再利用,对于促进武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该项目为原武汉铝厂及原湖北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搬迁遗留场地,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针对场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审议。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
10月12日,广东省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阳江市“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突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土壤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阳江打造沿海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修改意见,详情如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