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技术正文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下篇)

2015-12-04 11:5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生态修复技术环境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鲢/鳙增殖放流与捕捞管理。放流时间:11-12月或翌年1-2月;放流规格:鲢为50-80 g/尾,鳙为150-200 g/尾;放流量:鲢为750-1000 g/667m2,50-80 g/667m2;捕捞时间:每年10-11月;最小捕捞规格:鲢500 g/尾,鳙1000 g/尾。

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型鱼类控制技术。捕捞时间为7-8月,银鱼捕捞量为2.37-2.89 kg/667m2/年,鰕虎鱼为3.94-5.26 kg/667m2/年。

重要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放流时间:11-12月或翌年1-2月;放流规格:鱼全长15-25mm;放流量:春鲤1-4尾/667m2,杞麓鲤2-6尾/667m2。

典型规模

虽然本技术的相关参数主要是针对洱海鱼类群落结构调控而设计的,但面积在300ha以上的类似湖泊或水库均可以采用。

推广情况

本技术在云南洱海沙坪湾及全湖进行了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沙坪湾为例,采用本技术,结合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重建,通过多种生态修复技术的集成应用,沙坪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得到增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7月水体透明度均值达到了210cm,比示范前(2009年7月)提高了20%。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洱海鱼类群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外来入侵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占主导地位,在自然水体中浮游动物是浮游植物的主要牧食者。2008-2010年,通过鲢/鳙的增殖放流以及银鱼、鰕虎鱼等的强化捕捞试验与示范,优化了洱海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建立了生态位不同的三个关键类群调控的技术参数。2011年,相关技术在洱海全湖(约25333 ha)进行了正常运行,实现了生物控藻、减少氮/磷负荷、促进水质改善、维持渔民生计的目标。

(二)技术指标

鲢/鳙增殖放流时间为11-12月或翌年1-2月;鲢放流规格为50-80 g/尾,鳙为150-200 g/尾;鲢放流量为750-1000 g/667m2,鳙为50-100 g/667m2;鲢/鳙捕捞时间为每年10-11月;鲢最小捕捞规格为500 g/尾,鳙为1000 g/尾。银鱼、鰕虎鱼捕捞时间为7-8月;银鱼捕捞量为2.37-2.89 kg/667m2/年,鰕虎鱼为3.94-5.26 kg/667m2/年。重要土著鱼类(春鲤、杞麓鲤)放流时间为11-12月或翌年1-2月;放流规格为全长15-25mm;春鲤放流量为1-4尾/667m2,杞麓鲤为2-6尾/667m2。

(三)投资费用

本技术投资费用主要是由鱼种费和捕捞费构成。由于洱海渔业捕捞没有统一经营管理,捕捞是渔民承担的,渔民自捕自销,不需要支付报酬。因此,单位水面的投资费用只有鱼种费,每亩水面鱼种费估算为6-8元。

(四)运行费用

本技术应用的两个关键环节是放养和捕捞,需要调控的关键鱼类均在天然湖泊生长,摄食天然食料。对于湖泊管理单位而言,不管本技术是否应用,湖泊渔业管理均会照常进行。因此,本技术运行不会增加湖泊管理单位的额外费用,运行费用可不加考虑。

联系方式

技术信息咨询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43 城区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

基本原理

针对各类城区河道水文水质特点,通过技术比选、设计方法研究与规范化、高效能产品的研发、优化调控模型构建、水质生态效应的全面定量解析,使多元生态构建、河道充氧造流、内源污染控制、河水快速净化、水力调配控制等单项技术方法得以完善、优化,并在单项技术研发完善及多项技术耦合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城区不同类型污染河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体系及组合技术实施方案。技术方案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以及河流污染修复的不同阶段,包括应急、过渡、水质改善、生态恢复等方案,明确了不同阶段各项技术实施要点,各项单项技术及其组合技术的功能及实施效果,最终形成城市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体系。

延伸阅读:

【指导目录】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上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水生态修复技术查看更多>环境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