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市场正文

【分析】2016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

2015-12-17 09:46来源: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关键词: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十三五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系统性节能减排亟待加强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多是围绕重点工序、重点设备、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开展,对上下游企业之间衔接、行业间协同耦合、工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等系统节能减排重视不够,大大制约了系统层面节能减排潜力的释放。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视单项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缺乏整体解决方案;二是侧重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够;三是关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行业与行业之间协同不紧密;四是流程型行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的节能减排潜力尚待挖掘。

(二)节能减排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等地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占总体经济的比重较低,产业又多以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为主,进一步节能减排空间不大。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且资源丰富,导致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十二五”以来,西部地区部分省份投产或开工了大批高耗能项目,目前这些项目产能持续释放,导致这些地区节能减排压力远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工业重化程度较高的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各地区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各有不同,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将是“十三五”的重要议题,否则节能减排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三)实现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难度大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而“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总体改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为此,继续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将是“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也将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减排协同推进,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与“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相比,“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将更加全面、系统和科学,但实现目标的难度也将更大。

(四)产能过剩继续制约节能减排动力

“十二五”中后期,我国经济增长逐步进入新常态,由于市场需求的低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企业效益下滑导致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长期问题。2015年1-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0%;受产能过剩和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2015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降幅比1-8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尽管9月份工业利润降幅收窄,但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效益仍不乐观。展望2016年,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矛盾化解尚待时日,工业产品价格可能持续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缓。产能过剩和资金链偏紧制约企业节能减排投入,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系统性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一是制定和发布《“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结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关要求,切实落实《中国制造2025》,开展工业绿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总结“十二五”工作进展,提出系统性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制定和发布《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高效、低耗、清洁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强化绿色监管。三是编制工业节能、工业清洁生产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十三五”规划,继续按年度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确保工业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二)出台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

一是研究制定分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充分考虑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地区差异,在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能评环评以及节能减排技改资金安排等方面,研究制定区域工业节能减排差异化政策。二是研究制定分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在节能减排技术设备推广改造、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差异化政策。三是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绿色工业。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强化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强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工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补充产业链,实现原材料行业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发挥西部地区能源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提升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利用水平。

(三)完善节能减排目标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合理确定各地区、各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健全节能减排预警机制,建立健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评价制度;每年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二是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扩大标准覆盖面,提高准入门槛;健全节能和环保产品及装备标准;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加快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三是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继续推动工业用能设备IP化,建立工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平台,完善工业节能减排监测体系。

(四)化解重点行业产能过剩矛盾

一是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主要对象,严格项目管理,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二是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资本输出代替产品输出,通过“走出去”化解过剩产能,编制“一带一路”国别产业投资综合指引,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生产基地,促进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向国外能源资源富集地转移,带动国内产能过剩行业输出。三是切实落实好新环保法,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迫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倒逼能耗水平高、污染排放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加速淘汰。四是研究制定以能耗、排放、安全等系统性标准为依据的淘汰落后产能新机制,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原标题:2016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节能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十三五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