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报道正文

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项目侧记

2015-12-21 15:29来源:中国网关键词:水体污染流域治理水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10月28-30日,淮河项目接受国家科技部第三次监督评估。评估专家们对淮河水专项实施以来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排水集团原总经理杨向平指出:“淮河项目有了很多不光技术上的突破,也有思路上、体制上、系统上的创新,成绩特别突出。技术研究上有创新,如磁性技术非常有特色,确实很好;管理上和地方有配合;机制上有保障。他们研究的科技项目虽然不能代替整个水环境治理工程,但确实起了支撑作用。”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表示:“我看到的技术都有很好的前景和推广价值。磁性树脂技术,将来能够通过它的处理,直接作为生态补给水;流化床芬顿技术对解决咱们国家工业污水处理,可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人工湿地我也挺看好,为什么?其他的治理技术都是需要消耗能源,人工湿地是不需要消耗能源。治理技术和管理、政策结合起来,这一点也非常好。国家现在重点抓研究成果转化和市场化问题,南大提出的“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联盟集成、平台推广”已经有了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的机制,不是像过去完全靠政府、行政去推,这一点非常好。”科技部评估中心副主任毛建军最后总结认为,淮河项目有四个特色要坚持发扬光大、深耕、完善、复制、推广,这四个特点即:一是资源化的治理理念;二是“点、线、管、面”与“三三三”基流匮乏型重污染河流的治理模式;三是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联盟集成-平台推广的技术转化机制;四是地方政府支持与地方治污支撑。

不负高层关怀与信任,“十三五”激流勇进

淮河项目不仅得到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等沿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

2013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来到淮河项目成果推广平台-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实地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李爱民教授汇报完研究院在国家重大水专项的支持下,坚持扎根基层、服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障饮用水安全、支撑淮河流域及沿海经济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时,张德江委员长指出:“你们的经验说明,教育要与社会相结合,科研要与企业相结合才有生命力。”

2015年9月23日,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来到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视察。朱丽兰对南京大学研发团队为淮河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科技创新能力予以充分认同。她指出,研究团队要加大科技资源汇聚和创新力度,继续为我国环保事业建功立业。同时,她勉励大家要把研究院真正建成新兴战略环保产业孵化器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黄埔军校”,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新兴环保产业发展做更大贡献。

2015年10月28日,科技部部长万钢来到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实地调研重大专项实施进展情况并且观看了成果推介视频。在听取了李爱民教授淮河项目的报告后,万钢指出:“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科技成果不但要变成生产力,还要变成财富。你们平台能够集聚这么多高层次人才,具备了做出更大、更好成绩的基础。现在国家科技政策非常有利于你们,你们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淮河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三五”期间,淮河项目将继续以流域水质管理目标为导向、以黑臭水体消除与饮用水安全保障为抓手,继续坚持“点、线、管、面”的全面统筹机制与综合调控战略,进一步创新机制,构建淮河流域水专项成果产业化成果推广的平台群和载体群,实现重大水专项成果在流域面上落地生根,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为淮河流域水质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科技支撑。

未来,淮河项目组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淮河项目精神,勇挑重任,力争早日实现淮河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目标,为中国的碧水蓝天,为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发挥重大专项科技支撑作用,科学治淮见实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体污染查看更多>流域治理查看更多>水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