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如何打破雾霾循环肆虐的怪圈?

2016-01-04 10:42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杜芳关键词:空气质量京津冀北京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平扩散主要看风速,如果风够大,那么污染物就可以很快被吹散。但是风不能一直刮,冷空气活动间歇期往往风速小甚至静风,就给污染物堆积提供了条件。2015年11月以来,华北黄淮雾霾频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冷空气强度弱,小风日数多,造成污染物水平扩散能力差。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除了水平扩散还有垂直扩散。”马学款说,污染物还可以向天空,更高的地方扩散。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的分布上冷下暖。近地面气团温度高,质量轻,就会向上飘,这样就会出现大气的垂直运动。这种具有垂直交换作用的大气层叫做混合层。如果混合层高度高,意味着它的垂直运动空间大,有利于污染物向高空扩散;反之,则说明垂直扩散能力差。近期雾霾频发的另一原因就是因为大气层结稳定,混合层顶高度低,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

当然,能一扫雾霾的“风局长”“雨局长”并不好请,需要足够的气象条件才能约到。除了等老天爷帮忙,可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造这样的气候条件?换言之,人工消除雾和霾可行吗?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只针对雾和霾天气过程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仅有通过人工消雾作业来设法达到消除和减轻雾害的技术尝试。向高空喷水、喷雾的雾炮车能够增加近地面的湿度,对地面扬尘有抑制作用,对PM10以上的大颗粒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而对于PM2.5一类的细小颗粒物,湿度的增加反而会造成细小颗粒物的吸湿增长,不利于减轻霾。

当然,气象不是解决雾霾的最终出路,要想让雾霾循环曲永久停播,根本方法还是要依靠一系列综合措施减少污染排放。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洪利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地方措施有力,雾霾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新疆乌鲁木齐2013年以前在空气污染严重城市中排名前列,经过将烧煤取暖改为天然气取暖、电厂外迁等系列举措调整能源结构后,空气质量已经大为改善,成功退出了空气严重污染城市行列。”刘洪利说。

如何应对四面“霾”伏

雾霾已经深刻地影响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虽然不像狂风、暴雨、暴雪、雷电那么直接和猛烈,却常常导演出一幕幕令人心烦的“恶作剧”:计划好的航班因此而延误,安排好出行路线却被告知高速关闭,鼻炎咽炎呼吸道疾病又复发了,长期见不到阳光的大棚蔬菜又要遭殃了……

“当前,对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准确预报、提前预警是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前提。”马学款说。

实际上,霾是气象部门的传统预报项目。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中国气象局开展了霾的短时(1—12小时)、短期(1—3天)、中期(4—10天)及长期(10天以上)预报预警,并依托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社会媒体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气象部门的霾预警信息已成为政府启动大气污染应急防治的主要依据,被社会广泛接受。

为了掌握雾霾动态,全国共有272个PM10、267个PM2.5、156个PM1观测站以及其他主要大气污染物观测站,可对大气污染物、散射特性等获取逐小时观测资料。此外,天上有7颗风云系列卫星可动态遥感监测全球和区域大气污染空间分布、传输扩散规律和发生发展变化,提供沙尘范围、垂直能见度、气溶胶光学厚度等10类大气环境卫星遥感监测产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还建设了11个边界层垂直梯度观测站,6部激光雷达,可动态监控大气污染的垂直分布和扩散轨迹。

马学款说,从上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即着手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已经建立集地面观测、卫星遥感观测以及边界层垂直观测、激光雷达、移动观测为一体,气象、环境要素相综合的多要素、立体化观测网络。

随着对严重雾霾天气过程的应急要求越来越高,多部门通力合作势在必行。马学款介绍,环保部门重点在空气质量监测和源分析,气象部门则重在污染气象条件的分析和预报,包括雾霾的预报预警。气象部门致力于与环保部门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和数据共享机制以及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预报预警机制,并积极探索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机制。目前双方已联合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

除了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及时发布雾霾相关信息外,公众在接收到相关预警后,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专家提醒,霾天气人们应该尽可能减少出门,取消晨练等户外活动。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N95、KN90等型号的专业防护口罩密封性强、孔径非常小,对PM2.5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室内活动时,宜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待到霾散时再开窗换气。此外,雾霾天气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出行需要更加小心谨慎。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会提高心脏病的诱发几率,此外,雾霾中的颗粒物还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对此应该特别注意防范。

原标题:如何打破雾霾循环肆虐的怪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质量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北京雾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