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图】总结河道治理误区 道明今后治理方向

2016-01-18 09:36来源:河道治理500例关键词:河道治理河道生态治理曝气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故设计时应积极探寻水体流动的方案,如水系沟通,利用涵管、新开挖沟渠等连通水系;水体循环,采用循环泵、搅拌机等改善水体流态,将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合理调度,利用外河水位差使水体流动,充分利用流水的自净能力及水质维持能力改善水质。

3.过度强调陆域景观设计

陆域景观能充分展现河道的治理效果,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水生态系统位于水下,肉眼难以判别其水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好坏,也无法判定水质改善程度。所以,有些设计过度强调陆域景观设计,将生态治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陆域景观的建设,将陆域绿化带设计的主题鲜明,美仑美奂,而忽视水下生态的构建,本末倒置,偏离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总目标。

我们是在治河,还是在搞绿化?

我们要认识到陆域景观园林化和景观化并不意味着生态化,思想要从“注重景观”转变到“生态与景观并重”,加强陆域及水域生态理念的体现,特别是要发挥陆域绿化的生态拦截缓冲功能。

4.河道本底调查不全面

传统的河道治理本底调查主要收集水文、泥沙、地质、规划、征地移民、地形等方面的资料。河道生态治理除以上资料外,还需要对河道的污染源、水质、水生态、底泥、陆域植物群落、水工构筑物调度运行等资料进行收集,必要时还需对水质,水生态、底泥等开展补充监测和调查。目前,大部分河道生态治理时很少对河道本底进行全面调查,至多收集水质方面的资料,对其余资料收集较少,或者收集不到相关的资料,而补充调查费用较高,建设方不愿意承担。

因此,河道本底资料不全面,很难对河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诊断,无法说明生态系统受损及缺失的主导原因,则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可行性好的生态治理方案。

5.忽视其他生境的构建

目前,从事河道生态治理的设计单位大部分是水利行业的,许多单位尚未配套生态、环境专业方向,或者有从事生态、环境设计的人员,对河道生态治理内涵理解不够深刻,部分设计人员认为河道设置了生态型护岸就是进行了生态治理,配上植物治理后就是生态河道了,其他的均按照规划断面进行设计,忽视其他生境的构建。

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

延伸阅读:

看北京河道治理重头戏 凉水河治理预计年底完工

原标题:总结河道治理误区,道明今后治理方向【159】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道治理查看更多>河道生态治理查看更多>曝气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