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评论正文

煤·水·人——兰州治霾“三字经”

2016-01-21 14:44来源:新华社关键词:治霾燃煤锅炉兰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助力“降尘埃”,在直面矛盾中提高治理能力

干旱少雨,尘土飞扬。兰州治污,在“水”上也使足了劲。

为抑制扬尘,近3年,兰州投入近1亿元购置200多台洒水设备,除特殊天气外,全城不间断洒水。

天气变冷,洒水车驾驶员牟民强终于松了口气。

“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10吨的车一天最多出10趟。” 牟民强说,天气如果转暖,只要命令一下,随时准备出发。

正常情况下,牟民强每天要洒9条街道,洒一遍需要1小时。他说,看到行人会减速鸣号,有时也难免淋湿行人,曾有人恼羞成怒,追打驾驶员。

一些市民认为,洒水破坏了道路,造成路面坑洼不平;冬天洒水让道路成“溜冰场”,导致交通事故增多;洒水车满街跑,刚洗的车又脏了。

“兰州周围生态环境脆弱,每年每平方公里自然降尘达16吨,2012年以前高达20吨。”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处处长武卫红说,从全年看,兰州首要污染物是PM10,扬尘是其主要来源。

观测表明,兰州洒水抑尘是可行的。

“中科院的专家曾设置检测点进行测量,一条街道的PM10浓度是200微克每立方米,洒水车一过,只需10分钟,就能降到120至130微克每立方米。”武卫红说。

2015年,兰州出现26次沙尘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不达标40多天。环保部门认为,如果没有洒水措施,空气质量会下降很多。

洒水虽存在一定负面效应,但面对质疑,兰州并没有停下。

“不是洒不洒的问题,而是措施如何更完善。”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副处长张军太说。

去年以来,兰州改进了洒水作业,如根据天气、污染情况和马路干湿程度决定洒水频次;洒水、喷雾和清扫相结合,科学抑尘;当地表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停止洒水。

全城洒水,考验的不光是政府治污能力,还有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作为一个典型河谷城市,300多万人的兰州越来越拥挤。

2000年兰州机动车保有量仅有6万辆,2013年跃升至58.3万辆,目前已增至65万辆,道路交通密度甚至超过香港。

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兰州规定,当连续3天出现轻度污染,且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将对9座以下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

这一措施推出之后,最长限行了两个月。2014年9月,兰州推出了为期半年的单双号限行方案。

方案一经公布,舆论哗然。

“单双号限行,车辆出行天数减少,而保险等费用缴的却是全年的。”一时间引发民众不满和有车族“吐槽”。

遇到矛盾是绕着走,还是倾听民意?兰州选择了后者,这一方案在争议声中只执行了9天,又恢复了尾号限行。

兰州市表示,会根据道路交通和大气污染状况,更加适度、精准地实行限行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给公众带来的不便。

作为西部欠发达城市,从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投入,兰州无法与东部相比,治污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在城市治理中,时常会为解决一个民生问题而引发另一个民生矛盾。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文盛认为,在城市治理中,政府只有直面矛盾,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才能在不断磨炼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人——激发“新动能”,在责任共担中守望“常态蓝”

治污不应等风,而要靠人。

早晨9点,太阳从兰山上露出头。连续工作24小时后,杨小洲走出二热电厂大门。

杨小洲是兰州市环境监察局派驻二热的监察员,每两周他要来驻厂一次,已连续4年,门卫对他很熟悉。

“等污染超排了,再治已经迟了,要变事后监管为事中、事前监管。”在杨小洲看来,坐在监察局的在线监控室和驻厂监察,效果还是不一样。

在兰州市环保局,从一线执法人员到机关干部,冬防期间,100多名职工都要轮流到重点企业驻厂监察。

延伸阅读:

甘肃兰州投资245.26亿项目建设 环保项目有8项

让科技创新成为兰州治污核心动力

原标题:煤·水·人——兰州治霾“三字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