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评论正文

煤·水·人——兰州治霾“三字经”

2016-01-21 14:44来源:新华社关键词:治霾燃煤锅炉兰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正是他们深入一线,过去“门难进”的兰州石化等重点企业,因为超标排放受到严厉处罚。

城市治霾,环保部门首当其冲,但这并不是环保一家的事。除城建、工信、交通等多部门参与外,全民参与治污的格局已在兰州形成。

新华巷社区网格员梁艳就是其中一员。

2015年最后一天,气温降至零下9摄氏度,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梁艳已经拿着手电上街巡查了。

她的职责是发现并及时处置辖区的污染排放点。社区办公楼的一个角落,堆放着10多袋柴火,这是冬防以来,梁艳和同事用引火煤从商户手中换来的。

像梁艳这样的网格员,在兰州有2万多名。他们像“工兵”一样,轮流值班,在各自管辖的大街小巷,24小时巡查。

同一天,督查员关鹏也没闲着。

早晨8点刚过,关鹏手机上显示的一个数据让他和同事紧张起来。

“职工医院,PM10浓度高达226微克每立方米!”经验提醒关鹏,这周边可能存在地面扬尘。

“我们七里河责任区内有大大小小100多个工地,其中重点有8个。”沿着熟悉的路线,一个小时内,关鹏他们巡查了3个重点工地,在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内,发现了一大堆黄土。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要百分之百覆盖。”关鹏马上联系执法人员和工地负责人,要求立即整改。两个小时后,裸露的黄土已覆盖。

“大气污染治理,关键得靠人,说白了就是把每件事都靠实了。”这是关鹏的认识,也是兰州治污的“法宝”。

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说,兰州空气质量改善是靠“动真碰硬”治理出来的,“要说什么‘秘诀’,不是我们在措施上有多少创新之举,关键是狠抓干部作风转变,让他们动起来,把过去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行动,落到实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兰州就开始了“蓝天工程”等治霾举措,可治理效果却不明显。原因就在于没有把写在纸上的蓝图,变成头顶的蓝天。

新一轮治霾中,兰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督查室,通过工作督查,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工作抓实。

“我们督查室有5个处,其中一处专门负责治霾工作的督查,督查一线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县区和市直部门选调的优秀干部。”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高文阳介绍,通过督查,有力促进了治霾措施的落实。

治霾也成了兰州检验干部的“试金石”。

“我们都当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彼此很熟,面对治污不力,不能讲关系、认人情。”一年前,郭薇还是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一处处长。

在她的带队督查和建议下,西固区委将时任陈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免职,主要原因是辖区内的小冶炼、小加工厂存在排污,没有严格按冬防要求去落实。

打响治霾整体战攻坚战以来,包括兰州原环保局局长在内,一批干部因治污不力被免职,其中仅2015年就有65名干部被问责。同时,兰州有18名干部因治污得力,被提拔重用。每年兰州还拿出4000万元,对冬防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表彰奖励。

“兰州治霾最成功之处,在于自始至终将打造坚强的执行力作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王伟等专家曾到兰州调研,在他们看来,兰州市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确保了上下齐心,政府的意图能够有效执行。

2014年8月,环保部在兰州召开京津冀等14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分享兰州治污经验。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会上说,兰州无论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跟很多城市相比都不具备优势,“从一个重污染城市到现在这样的状况,靠的是什么?至少在这个阶段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决心问题、信心问题,还是一个管理问题。”

延伸阅读:

甘肃兰州投资245.26亿项目建设 环保项目有8项

让科技创新成为兰州治污核心动力

原标题:煤·水·人——兰州治霾“三字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