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到访中国电子垃圾之都后 他决定变身塑料回收工

2016-01-22 09:19来源:固废家园关键词:电子垃圾电子垃圾回收广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接受MBA接近原生品质的塑料原料,比德尔的产品正在被用来制造更高端的产品,比如奈斯派索(Nespresso)咖啡机和伊莱克斯(Electrolux )吸尘器。

比德尔还在把塑料颗粒销售给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公司,在这个过程中,MBA已经获得超过60项技术专利,还有更多的专利正在审核当中。“如果我(把这些商业机密)告诉了你,那些投资者会掐死我。”他说,“我投资了1.5亿美元和花了20年的时间才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比德尔的童年是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度过。还是少年时,他就要打零工贴补家用,帮家里支付各种账单。因为父母的工作变换不定,比德尔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零工,他送过报纸,捡过易拉罐,还在餐馆里做过杂役。

尽管如此,比德尔一家还是失去了他们的房子,这个经历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非常渴望实现财务稳定,在此激励之下,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并在高中被评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

当有人建议他利用自己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念工程专业时,比德尔做了一番研究,并了解到化学工程师的薪水是最高的。路易斯维尔大学每学期的学费只有265美元,而且工程专业出类拔萃,于是比德尔决定到那里念书。毕业之后,他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塑料实验室找到了一份工作。

“大多数人看到这堆东西都会说它们是垃圾,而我看到的是陆地上的矿藏。”

“每个人都提到电影《毕业生》里的那句台词,即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扮演的那个角色得到的两字忠告:‘塑料’。”比德尔说,“不过,那就是美国当时的状况,每个人都认为塑料很酷,认为它是太空时代的材料。我也跟塑料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比德尔在凯斯西储大学拿到了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学的博士学位。再然后,他来到旧金山湾区为陶氏化学公司研发塑料复合材料,其中一些产品被用于新型隐形轰炸机。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开始改变比德尔对于塑料的想法。其中一个事件涉及一艘名为Mobro 4000的驳船,它在纽约和伯利兹之间往返了五个月时间,以寻找一个可以卸下船上3,168吨垃圾的地方。

没有人愿意接收那些垃圾,在经历了多次调查、一场激烈的官司、一条临时限制令以及跟墨西哥海军的对峙之后,垃圾最终被运回纽约付之一炬。另一个事件涉及加州伯克利,那里成为全美第一个立法禁止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容器的地区。

陶氏化学制造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正是那些容器的原材料,这件事让比德尔感到困扰。从更普遍意义上说,在一次性使用文化日渐大行其道的环境中,他知道自己制造的那些塑料最终会被丢弃。比德尔希望陶氏化学能够开始研究如何处理废弃的塑料。

1988年,他跟公司研发总监韦恩˙梅(Vern May)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聘请一位塑料科学的博士不是让他研究垃圾的。”梅对他说。不过,在经过一番游说之后,梅做了让步,同意让比德尔开展这项研究。

几年之后,比德尔决定辞职自己干。他知道塑料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但在搞清楚如何大批量地对塑料垃圾进行彻底分离之前,那些价值仍将无法释放出来。1992年,美国塑料委员会向比德尔提供了经费,支持他研究如何回收利用电脑塑料。很快,加州政府、美国环保署以及商务部也分别以财政拨款和贷款形式资助他的研究。

在1993年到1999年之间,比德尔总共拿到700万美元的经费,让他得以对一系列关键难题展开研究。比如说,是先把大块的电脑塑料拆解开效率更高,还是先进行无差别的粉碎更好一些呢?有哪些现有的分离技术是可以利用上的?

在此期间,比德尔结识了一个名叫雷˙曼恩(Ray Mann)的英国人,后者当时是欧洲数一数二的电子产品回收商。曼恩采用的方法很低效,但他成功地将一些再生塑料卖回给IBM。“我们可以先进行人工筛检,然后就能知道它属于哪种塑料。”他说,“但那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过程,无法做大规模。”

然而比德尔从中了解到,如果在分离前先进行无差别粉碎,那其实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大批量处理。“我说,‘你是开玩笑吧’。”曼恩回忆道,“把塑料粉碎成碎屑?麦克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料,但它是大批量处理的唯一方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子垃圾查看更多>电子垃圾回收查看更多>广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