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钢铁微利时代,河钢唐钢动力部职工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赚到的”节能理念,立足岗位,围绕节水、节电、节气等方面开展节降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该部职工累计节水80余万立方米,节电500余万千瓦时,节约蒸汽、煤气等二次能源300余万立方米,累计增效700余万元。
挑战传统节新水
“我们通过对高强汽车板循环水站冷却塔工艺进行革新改造,彻底解决了冷却塔的冷却水飘洒、冷却效果差等难题,去年节约新水26万立方米,节支100万元。”河钢唐钢动力部生产技术科科长孙海志向笔者介绍道。
循环水冷却塔担负着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处理的任务。该部高强汽车板动力区循环水冷却塔原设计中,循环水在重力作用下由冷却塔顶部沿着垂直的塔壁流经两侧的导风板,在风的作用下进行冷却,再流到底部的水池中。“在这一过程中,当循环水流经塔壁与导风板交界处时,循环水在风的作用下会沿着塔壁的边缘向外飘洒,导致一部分新水流失。同时,由于传统导风板为每侧4层,分布在冷却塔两侧,密度偏大,导致空气对流效果不理想,冷却效果偏差,有时还需要补充新水来降低水温。”孙海志介绍了冷却塔的设计弊端。
为了把流失的新水找回来,该部技术人员对冷却塔传统工艺进行反复研究,查找出问题短板。他们打破传统,对冷却塔工艺进行了大胆革新改造。
“为解决冷却水飘洒导致水流失的问题,我们在两侧塔壁底部向内45度角,用混凝土砌成一个长1米的导水板,使冷却水流经导水板时由垂直改为向内侧方向流动,避免了向外飘洒。为解决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我们将冷却塔两侧导风板由原来的4层减少为2层,从而使空气流通面积增大了一倍,大大提高了冷却水散热冷却效果。”孙海志解释道。
果然,两项工艺革新完成后,节水效果显著。以往由于飘洒、冷却效果差导致每月循环水补水量高达7.2万立方米,现在每月下降至5000立方米,节约了九成多。
巧打电价“峰谷差”
1月初,河钢唐钢动力部给水二车间主任梁宏书高兴地算起了节电效益账。2015年,该车间通过巧打电价“峰谷差”,累计节能130余万千瓦时。
梁宏书所在的车间担负着为河钢唐钢各用户生产和供应净化水、软化水和除盐水的任务,电耗一直是该车间生产成本的“重头戏”。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艰巨的降本增效任务,自去年初以来,梁宏书带领该车间职工向降低电耗发起了攻关。
“以前,各个供水、制水设备启动随意性大,忽略了峰、谷电价对供水成本的影响。我和职工一盘算,夜间谷段电价不到3毛,白天峰段电价6毛多,倘若我们利用好这一时间差科学控制设备开启时间,不花一分钱就可节约很多电费。”梁宏书和该车间职工找到了节电的突破口。何不利用夜间电价低时多制水、多蓄水呢?这样就减少了白天高电价时段启动设备的时间。顺着这一思路,梁宏书带领职工动起了脑筋。
但是,要科学利用峰谷电价差来制水并非一件容易事。以前各个供水池一直保持24小时恒定液位运行,几乎不用担心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如今要想利用谷段电价多制水、多蓄水,峰段电价尽量少启动设备,就必须结合各生产厂用水量、各供水池的高低水位限制、产水量等指标,分别确定各供水池在电价峰、谷段的控制液位,这就对职工的精细化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倘若稍有粗心,就可能导致水量不足,影响生产。为此,梁宏书带领职工进行了一番详细深入地研究,反复论证实验后,最终分别确定了净化水水池、废水调节池、中间水池和除盐水水池在峰、谷段的控制液位。
“以除盐水池为例,以前一直在4米左右的恒定液位运行,现在我们经过夜间谷值电价段蓄水,液位控制在5米,白天不开制水设备,就可以保证5个小时的生产需要,可以省下500千瓦时的电能。”梁宏书说道。
这就样,在“指缝间”节能,梁宏书和职工们去年捡回“真金白银”60余万元。
咬定细节增收气
转炉煤气是钢铁企业宝贵的二次能源。去年初以来,随着河钢唐钢生产组织模式的不断优化调整,原来的煤气平衡模式被打破,如何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转炉煤气是河钢唐钢动力部职工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为此,该部职工坚持从细节入手,不断挖掘煤气增收空间,为实现二次能源高效利用做足了功课。
转炉煤气回收是一个工序复杂、影响环节较多的系统工作,生产单位生产节奏、铁水成分、煤气柜容、组织调度等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偏差都将对回收量造成直接影响。为了将每一立方米的转炉煤气都收入囊中,该部南区燃气车间职工围绕“精细”二字做足了文章。“我们将回收工作细化到每一炉、每一秒,对每一炉的回收时间、回收热值、回收量等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跟踪,从系统、工艺、设备、操作等多方面积极查找影响转炉煤气回收的因素,对未能正常回收的转炉煤气与生产厂一同分析其原因,寻求对策杜绝放散。”该车间主任姚俊仕介绍道,“我们还加强超前管理,通过提前了解钢、轧等生产情况做出事前预测,从柜容控制、回收与掺混等多方面做好应对调节措施。”
在“精打细算”的同时,该车间职工还找准煤气回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逐一攻克。他们先后对3台煤压机叶轮进行了技术改造,将煤压机入口调节阀开度加大,并将煤压机的运行模式由“开三备二”调整为“开四备一”,解决了煤压机出口外送量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为增加煤气回收量,还同时调整了5万立方米、8万立方米转炉气柜的柜容上限,充分发挥了煤气柜的吞吐潜力和各用户的调节能力,杜绝因柜满而拒收的现象发生。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去年全年,河钢唐钢动力部累计回收转炉煤气8.52亿立方米,实现转炉煤气零拒收的目标,同比增加发电量600万多千瓦时,增效300余万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条件日益成熟。为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4月11日,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第二次)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1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870.025800万元,单价0.725元/W;中标候选人第2名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913.446632万元,单价0.729元/W;中标候选人第3名中节能
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二期盛大开幕。海信智慧能源产业集群以全场景技术协同为核心定位,聚焦源网荷储全链路创新,致力于构建覆盖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与消费的零碳生态。旗下核心企业科林电气与海信网络能源联合参展,以智汇未来,构网新生为主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奋发有为往前赶”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会上表示,支持建设不同技术实际发电量、发电收益对比验证测试场景,加快建设一批钙钛矿及叠层技术的多场景验证测试平台。推动应用模式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文件表示,坚持统一认识,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功能定位。坚持开放包容,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坚持安全可靠,将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并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坚持多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
4月10-12日,2025ESIE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商,英臻科技携旗下能睿(UniEnergy)——新能源资产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亮相,以扎实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方案吸引众多关注,彰显出在新能源数智化赛道的深厚底蕴。展会现场盛况能睿(UniEnergy)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南网能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南方电网公司基于对南网能源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以及公司从综合能源向“综合能源+节能降碳”转型发展的信心,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南网资本,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以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深圳证券交易所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中集新能(六盘水)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LNG)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二次)结果公告,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投标报价为6.74亿元。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杨柳街道麒麟路隧道东侧,建设工程以首钢水钢焦化副产品的焦
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空气质量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一氧化碳(CO)作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六项基本控制污染物之一,其治理工作正悄然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热点。一氧化碳的来源广泛且排放量巨大,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等行业化石燃料的燃烧、垃圾焚烧以及汽车尾气等。近年来,随着我
一年之计在于春,加速发展看开局。哈电锅炉锚定“首季开门红”目标,聚焦用户需求,高水平履约践诺,齐心协力推动合同兑现。近期,一批项目迎来新节点。新疆兵准信泓项目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日前,哈电锅炉研制的新疆兵准信泓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锅炉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
北极星氢能网汇总整理了2.24-2.28日氢能项目动态,项目涉及加氢站、氢能综合利用、绿色甲醇项目等项目。具体项目信息如下:1、中石油新疆首座加氢站正式启动!2月18日,中国石油集团新疆销售克拉玛依分公司白碱滩综合能源站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石油集团在全疆建设的首座加氢站。该项目位于
近日,内蒙古炼铁厂高炉碳氢耦合项目备案通过,项目单位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5467.3万元。建设地点:包头市--昆都仑区--包头市昆区河西工业区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在包钢厂内老体系建设碳氢耦合高效还原低碳冶炼工艺系统,按喷吹4座高炉设计,所需焦炉煤气用量约2.7万Nm3/h,转炉煤气用
1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12月会员企业环保情况,详情如下:2024年12月会员企业环保情况2024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用水量970.2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8.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3%。其中:取水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398.6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43%;重复利用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8.58亿立方米,同比增
日前,国网天津电力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完成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5兆瓦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设计任务,获得用户肯定。据了解,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5兆瓦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新建55兆瓦煤气发电站一座,升压至110千伏后接入荣程联合钢铁220千伏变电站,满
Part1研发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常规大气污染物都得到了有效治理,环境质量得以改善。与此同时,一些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如:CO、氨逃逸、VOCs等)也逐渐引起关注。其中一氧化碳(CO)因其具有:极易与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在极低浓度时能使人或动物遭到缺氧性
山西省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晋中市钢铁焦化煤电炭素砖瓦铁合金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全市域范围内钢铁行业(长流程钢铁企业)、焦化行业(独立焦化企业及钢焦联合企业中的炼焦工段)、煤电行业(燃煤发电机组企业)、供热行业(燃煤锅炉供热企业)、砖瓦行业(煤矸石烧结砖企业
岁末年初,为了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2年电除尘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全文如下:一、2022年行业评述1、主要政策标准1月,工信部、科技
福建省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发文,三钢集团产能置换(泉州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批复同意,该项目计划在泉州闽光钢铁现有厂区内的原烧结和球团场地,新建炼铁1200m3、1250m3高炉各1座,年产铁水228万吨。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三钢集团产能置换(泉州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
钢铁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是双碳目标下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随着氢能产业发展热度持续升温,钢铁行业开展用氢示范,研发、设计和配套装备制造的热情也明显提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赵赛楠)2021年以来,以中国宝武、河钢集团、晋城钢铁、
零碳产业链的建立需要龙头企业牵头引领,与生态圈伙伴并肩前行。为实现这一愿景,作为前沿科技的引领者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者,西门子中国近日正式启动“零碳先锋计划”,发布在低碳发展方面清晰的未来目标和行动规划。
我国钢铁消费量占比较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成品钢消费量占据全球钢铁消费的56.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尽管钢铁企业一直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工艺结构和研发低碳技术,由于我国钢铁产能相对比较分散,阻碍了先进成熟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带来的是众多落后产能消耗大量资源及能源,使得碳排放问题突出,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为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对钢铁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势在必行。
氢能重卡是非常好的解决污染和碳排放的“抓手”。目前重型卡车都在转向新能源,而氢能重卡和纯电动重卡差距没有这么大,基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技术上PK成为可能;同时国家“以奖代补”政策偏向于推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示范应用,这进一步刺激国内氢能重卡加速发展。重卡将是国内燃料电池最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市场之一。
自2018年起,国家生态环境部及多个省市纷纷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全国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必须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刚性举措下,钢铁企业纷纷研发低碳创新技术、提升基础能力建设,寻求低碳发展之路。虽然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成果斐然,但钢铁行业仍是我国最大的工业排放源。实施全面超低排放改造是当前钢铁行业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各国纷纷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出减排目标,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为遏制逐渐失控的全球变暖,减少CO2排放,正在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去年,中国向世界作出庄重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如何打赢超低排放改造这场硬仗?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钢产量连续23年蝉联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占全球的56.6%。与此同时,随着火电行业超低排放的实现,钢铁行业已经成为污染物排放的第一大户,颗粒物、SO2、NOx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0.1%、13.7%、15.7%,排放量居工业首位。自2018年起,从“推动”到“加快”,连续几年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都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而在生态环境部分类推进的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中,第一个重点措施就是“推进钢铁超低排放工作”。
众所周知,钢铁行业一直都是工业污染的重灾区,自2018年起,国家环境部及多个省市纷纷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以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能完成改造;而量大面广的工业窑炉,要么用清洁能源替代,要么深度治理,要么就淘汰掉!留给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次真的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当前,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火的词,莫过于“碳达峰”和“碳中和”了。
日前,河北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河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项目河钢唐钢超低排放智能管控系统(无组织排放)EPC总承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唐钢国际牵头中标该项目,中标价6816万。
北极星环保网、北极星大气网拟于2021年9月16-17日在唐山召开“节能减排·低碳未来——第四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交流会”,以碳中和为切入点,共同探讨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的创新以及CO2监测、捕集和封存等热点话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