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中印环境治理如何互学互鉴?

2016-02-04 09:4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汉春伟 李霞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空气污染印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空气污染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最近十年内两国经济发展增速较快,成为重要的全球经济引擎。

近年来,印度大气污染严重状况受到国际关注,图为雾霾中的孟买。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同时,中印两国的相关环境政策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发展路径,两国均面临着经济转型道路上的严峻环境挑战。

经济与产业规模

印度:以服务业为先导,工业发展滞后

中国:以工业化发展为主导,城镇化率快速增长

中国和印度同处亚洲大陆且相互毗邻,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依靠完整的产业链、良好的基础设施、稳定的电力供应等因素在过去20年取得了飞速发展,年均GDP增长率在8%以上。目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而“印度制造”初衷是借助印度“全球办公室”的服务业优势,以制造业为切入点,以中国产业升级为契机,打造印度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振兴制造业之路并不平坦。

中印两国第一产业GDP占比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不同的是,中国三次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处于较高水平,而印度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良好,拉开了与第二产业的距离。

中印两国在产业结构方面的不同直接体现了两国不同经济改革道路的效果。中国走上了典型的工业化道路,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印度选择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化道路,重视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尤其重要,但工业发展滞后。

中印两国的城镇化率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两国城镇化率变化幅度相差较大。中国城镇化率处于一个较强的增长期,印度则变化相对缓慢。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接近55%,印度则为32%。

中印两国城镇化率上升幅度的不同也间接反映出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中国选择的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相比之下,印度跳过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而选择发展服务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明显较弱。但随着印度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城镇化发展也将逐步提速。

环境法律体系

印度:环境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相对较多

印度在英迪拉˙甘地任总理期间(1966年~1977年和1980年~1984年)就将环境问题讨论提上了国家政治日程,并于1976年在宪法中增加了“国家将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保护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的安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环保写入宪法的国家。

从法律体系而言,印度的环境法律体系较为完备。印度1986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案,1986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规,1997年颁布了国家环境诉讼法。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1981年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案,1988颁布了机动车法案,并于2000年修订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定于1979年,并于2014年第四次修订;大气污染方面,1987年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2013年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年,印度开始发布1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空气指数,并在网上提供实时数据。印度的空气质量分为好(0~50)、舒适(51~100)、中度污染 (101~200)、差(201~300)、非常差(301~400)、严重(401~500)六类。

印度汽车排放标准相比中国排放标准项目较少,只有两项。中国排放标准项目较多,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不同情景(常温下冷启动、蒸发污染物排放、低温下冷启动等共6种)都有不同标准。

从一氧化碳排放标准来看,印度现行排放标准与中国即将于2018年施行的国V标准相同。从柴油车的排放标准来看,印度的排放标准也比中国目前的排放标准高。但由于印度小排量汽车较为普遍,其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排放值不能达到法定标准,机动车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

原标题:中印环境治理如何互学互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空气污染查看更多>印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