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2015年舆情“关键词”

2016-02-05 10:44来源:中国建材报作者:王怡洁关键词: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中央政策来说,多停留在方向性指导方面,难以指导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进行具体工作;从地方政策来说,各地对于“资源化处置”的理解尚显羸弱,能够具体落实和操作的配套政策始终脱节。行业中的企业呼吁更多可落实、可操作的政策出台。

这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在政策制定上提出方向:各级政府都必须了解、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现状,根据行业要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

3、标准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标准的引领和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也不例外。

2015年,“建筑垃圾围城”态势愈演愈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仍然缺失,标准欠缺直接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违规操作的出现,如违规拆除、随意倾倒、运输遗洒、回收利用率低、二次排放高危害垃圾等,均不利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仍然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化模式。业内对建筑垃圾处置行业应尽快出台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喜的是,为了弥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不足,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行业联盟和企业一直在努力。

2015年年底,为了给政府制定行业政策与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召开媒体发布会,发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标准体系,共计106项。其中,产品体系涵盖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再生园林土等为代表的中间产品,以及再生砖、再生预拌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制品、再生复合筑路材料等再生系列终端产品。

联盟标准的发布,不仅弥补了国家标准的空白,而且对规范行业准入具有约束力。有利于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借以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大幅度向前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从预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精细加工产品、高效应用技术主要工艺装备技术要求等,各个环节都已经有了明确的技术标准。

4、PPP模式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指的是政府为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2015年5月,发改委在其门户网站开辟PPP项目库专栏,公开发布PPP推荐项目,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

自2015年8月以来,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开始试点运行PPP新模式。2015年8月,浙江嘉兴海宁市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废弃物示范项目投入运营。2015年10月,河南省郑州市市政府与某企业签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筑垃圾处置许可协议书》;天津市市政府和湖南某公司签订垃圾处理填埋场PPP项目合作协议。除了以上几个省市,在海南省三亚市、浙江衢州市、湖北黄冈黄州区等省市也已经有类似项目已经落地或即将落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PPP项目遍地开花。

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财政资金相对有限,政府又不允许发城投债,地方政府又需要投资、基建的情况下,PPP既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又可以利用社会资本来管理运营,无疑是一种优异的、适合当前发展形势的一种合作模式。

然而,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中的企业也要注意,由于PPP的新生属性,我国政府和民营机构普遍缺乏经验,其应用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例如收益减小、融资失败等。希望企业和政府能从国内外PPP模式运行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PPP模式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希望政府以及企业还应探索除“PPP”以外更多的新模式,来共同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原标题: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2015年舆情“关键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固体废弃物查看更多>建筑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