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硝技术正文

【干货】从SCR废催化剂中回收重金属的处理工艺

2016-02-17 08:25来源:中国环保产业作者:曾瑞关键词:脱硝脱硝催化剂SCR催化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3 铅(Pb)

煤中的铅是大气铅污染的来源之一,煤燃烧后产生20%~25%的灰分,煤中的大部分铅在燃烧过程气化后凝结于飞灰中形成铅尘。我国煤中铅含量的平均值为15.55mg/kg,其燃烧产物中铅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含铅的积尘沉积于SCR催化剂表面和孔洞内,大部分在回收工艺的除灰清洗工序中就会被清除掉,其余混杂在催化剂中的铅将伴随碱液浸出渣进入富钛料的生产流程,并在盐酸脱钠工序被带入工艺废水中,故在废催化剂回收生产中,对铅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工艺废水的处理环节。

2.4 铬(Cr)

铬属于易挥发型重金属污染物,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从煤中析出,当烟气冷却时凝结,富集在粉尘颗粒上,最终滞留在飞灰中。因此,在SCR废催化剂中的铬主要集中在催化剂所截留的燃煤飞灰中,在回收工艺中可通过除灰洗涤工序基本清除掉,后续进入工艺废水中的铬则可通过化学沉淀法去除。

2.5 铍(Be)

铍的氧化物为两性,易升华,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也经由燃煤飞灰夹带进入SCR废催化剂中。在回收工艺中通过除灰洗涤工序不能完全去除,还有30%~40%的铍会在碱液浸出过程进入浸出液中,最终进入工艺废水系统。铍的化合物在碱性水中可以在5天内全部沉淀析出。

2.6 铊(TI)

铊是一种分散元素,我国大多数煤中铊的含量在0.01~2mg/kg,而在贵州、四川、云南地区出产的煤炭中含量较高,可达到10~100mg/kg,具有典型的地域污染特性。由于铊的环境循环和毒性富集时间较长(20~30年),铊环境恶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和毒理效应有明显的滞后作用,因此对铊的污染防治应引起高度的重视。煤中的铊经过燃烧过程有10%~40%富集在飞灰中,其主要形态为TI+,TI+可溶解于酸性水中或含有SO42-、AsO42-、Cl-离子的水中。因此,在废催回收工艺中的TI主要进入除灰洗涤工序的积尘和洗涤循环水中。

3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重金属物的赋存情况

3.2 重金属物在回收工艺中的赋存情况

以典型的SCR废催化剂回收工艺中各种产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来说明其在回收流程中的赋存情况,具体数据见表3。从表3的数据可知,上述重金属均不会在钨酸的产品中沉积;而钒产品中夹带的重金属虽然种类多,但含量均不高,若将其进一步深加工还可以提升品质;富钛料中的重金属种类和含量完全不影响其作为钛原料的后续加工。除尘积灰、含硅砷磷的沉淀渣和二次有毒沉淀为主要的重金属富集载体,因而必须送危废填埋厂进行有效处置。回用工艺水中各类重金属的含量均很低,可满足工艺用水要求,不会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硝查看更多>脱硝催化剂查看更多>SCR催化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