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文)

2016-02-19 08:4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水十条污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6.建立完善调水用水方案。

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制定完善全市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控制性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结合天府新区水源保障、南河上游观音岩水库水源调蓄等工作,提升南河水环境质量;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加快“引青济岷”、“引大济岷”工程前期工作,促进跨流域调水,解决天府新区水资源需求。

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责任单位:市建委、市环保局

27.开展水环境容量核算。

组织开展全市水环境容量核算、更新工作,在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流域、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基础上,建立分流域、分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动态数据库,确定流域汇水区内各级行政区域、控制单元和排污单位的允许排放量、许可排放量,逐步建立以水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水质管理机制。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四、强化科技支撑

(十)推广示范适用技术。

28.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突出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环保重点领域的技术推广。市科技局组织开展污水处理先进技术及成果试点示范,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市经信委牵头推进水污染处理装备技术产品产业化;市环保局组织完善环保技术评价体系。2020年底前重点推广应用一批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建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

29.发挥创新驱动主体作用。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参与的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2016年底前完成平台设计整合工作;2020年底前建立水污染防治科研平台体系,构建覆盖水污染处理全过程的创新链,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十一)攻关研发前瞻技术。

30.开展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将水污染防治技术相关内容纳入科技惠民计划,给予重点支持。发挥成都水环境领域科技资源优势,鼓励在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水资源、水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支持开展水资源节约、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氮磷污染控制、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涉重金属、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环境管理风险评估和水污染事故的损害评估。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

31.加强水环境保护多方交流合作。

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环保组织及相关企业提供水环境保护技术咨询和服务,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难点问题协同攻关。推进成都水污染防治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借鉴成功经验,提升水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外事侨务办

延伸阅读: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

《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十条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