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湖北路径

2016-03-04 14:52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全安华 王维博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习近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协作与共享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东西部,沿江共有11个省市,加上历史上长江沿岸各地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东中西部的差异巨大。这注定各省在基础设施投入,沿江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消除污染,调整产业结构,聚集高端人才等方面,都面临着合作的难题。

在2016年初重庆座谈会上,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国家相关部委负责人悉数到场。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

在这次会上,习近平要求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陈宏斌说,为了突破区域协作发展的困局,2012年2月10日,湖北、江西和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希望借此推动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函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三角”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最早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构想的秦尊文告诉记者, 长江中游城市群既承担着承接长江下游等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也承接着上游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转移出来的人口,起着“统筹东中西”的枢纽作用。

为了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湖北省委书记和省长曾亲自上阵,与湖南、江西两省主要领导沟通,还多次会见国家发改委领导寻求支持。

武汉、长沙、南昌以及合肥四市党政主要领导也多次召开会商会,探讨如何加强合作。湖北省甚至将中三角合作写入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中,鼓励和推动跨省、跨江、跨区域合作。

记者了解到,以长沙、南昌、武汉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已在医疗、社保、教育、科技、水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所探索,包括三地之间职工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结合三省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相互投资和错位互补发展等。

相对于共享,生态修复治理上的跨区域协作更加迫切。

在秦尊文看来,目前,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都是在“共饮长江水”的维系之下。要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三省应建立高效、统一、严格一致的生态文明体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建立上游和下游、农村和城市、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长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局长吴道喜则透露,建设生态长江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区域合作,而配合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绿色长江,主要是长江从起水口排污口、应急水源这些布局打造绿色长江。

在吴道喜看来,有建设才能积极主动保护,目前长江岸线使用涉及很多行业部门,国务院出台了长江岸线有偿使用方案,不同行业、部门,以及各省市的进展不尽相同。现在生态修复规划又提上日程,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任务、新理念,在跨区域协作,共同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原标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湖北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江经济带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习近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