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企业正文

环保企业嬗变:从服务商到产品供应商

2016-03-09 08:35来源:中国企业报作者:汪晓东关键词:环保产业环保企业环保并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全国两会上,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依然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的环保产业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众多企业将受益于环保时代,也面临着从未有的挑战。

“环保业在技术和装备保持一定先进性的基础上,要更好注重技术的稳定、适应性和经济性。在成功运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转化为企业资金的核心竞争力。”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乔阳告诉记者,这样才能在一大批跨界环保公司前保持技术优势。

环保业亟待升级和转型

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力度在全球前所未有,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的速度、幅度与公众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距离质量标准要求、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

“在节能环保诸多领域,国外发达国家无论是理念、装备、技术工艺还是运营经验都是领先的,我们往往都是先学习再创新。”乔阳告诉记者,节能环保产业依托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技术和装备是基础。技术创新既包括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处理的适用性与效率,也包括降低技术的投资与运营成本。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企业的本质是盈利,即便是央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无法忽视经济效益。而目前环保行业还处于商业模式未形成或者不成熟阶段,“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虽然明确了,但是由于监管难度大,短期内仍然难以实现,污染费用支付主体很难明确,大多数环保企业很多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相当一部分依靠政府直接付费或补贴。

“目前的环保产业主要由政府直接买单或间接买单,主要由于监管体系还不完备,制造污染的成本过低,政府只能靠财政替污染企业买单,一旦财政紧张,就会影响环保产业的发展。”乔阳说。

他举例说,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是环保领域最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是环保、新能源与有机农业统一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我们中国节能集团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之一。其突出特点之一是通过对废弃物的再加工利用,不仅解决了废弃物的环保问题,同时变废为宝产生新的有用产品。

“这种方式使得环保企业从一个单纯的环保服务商变成了环保产品供应商,从根本上拥有了自我盈利的能力,符合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乔阳说,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从事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行业,通过处理加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生成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天然气和高品质的有机肥,既解决了农业污染问题,又创造了清洁能源,还可以大力促进现代有机农业发展。

按照乔阳的说法,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目前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优势,毕竟要承担一部分的环保责任,需要更多的成本付出。来自于有机废弃物制成的生物天然气,若和石化天然气放在同一个市场上直接竞争,从产量和价格上都不具有竞争力。

在当前阶段该行业首先解决的是环保问题,其次才是能源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环境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在产业初期还是需要政府给予扶持,待技术进步、管理提升、成本降下来之后,政府再放开手会好些。

“环保+”跨界玩转环保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跨界环保并购的交易中,跨行业并购比例近1/3,且还有增加的趋势。

中材国际以10.1亿元并购节源环保;清华启迪科技宣布以46.9亿元并购桑德环境,成为2015年最大并购案;房地产商鼎立股份以1.5亿元收购从事金属回收的丰越环保;宝利沥青,宣布以3.2亿元收购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同环保;化工企业湘潭电化则以1.77亿元收购污水处理企业湘潭水务。

“未来环保是一个‘环保+’的概念,环保+绿色能源、环保+农业、环保+市政建设、环保加工业生产等,环保将根植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环保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跨界也是必然的一个趋势,那么跨界对于环保也需要辩证地看待。”乔阳告诉记者。

在乔阳看来,首先,需要看到这种现象的积极一面。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全民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意识;二是增加了环保行业的社会资本投入,给环保行业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创新的商业模式。而且,相对于传统环保行业的从业者,这些“跨界”公司背后也许会有更强大的资本力量和抗风险能力,可以支撑其在环保行业探索并实践一些高风险的创新商业模式。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这种一窝蜂的做法存在着严重隐患。”乔阳认为,很多企业只是看到了环保产业光鲜的一面,认为是朝阳产业,国家重点扶植的产业,认为发展空间巨大,但并不真正了解环保行业的艰辛。

他告诉记者,环保行业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甚至很多细分领域依然需要依靠财政扶植才能勉强生存,这也导致了一批实力不强但政府公关能力强的概念型公司在行业中浑水摸鱼。

而在制度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后果,不利于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环保行业涉及专业门类多,技术要求高,技术积累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技术整合是需要实践验证的,“新跨界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实力而贸然进入,只会损人不利己,既扰乱了脆弱的市场,自身的发展也无法维系。”乔阳说。

延伸阅读:

环保业再出发:“十三五”成发展关键机遇期

原标题:环保企业嬗变:从服务商到产品供应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环保并购查看更多>